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玩芳亭五首·其一》
《题玩芳亭五首·其一》全文
元 / 王士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每忆城南路,曾来好画亭。

阑花经雨白,野竹入云青。

波影浮春砌,山光扑昼扃。

褰衣对萝薜,凉月照人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的融合。

首句“每忆城南路”,诗人以回忆起往昔城南之路开篇,引出对某个特定地点的怀念,为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奠定了基础。接着,“曾来好画亭”一句,点明了诗人曾经造访过一处名为“好画亭”的地方,暗示此处风景独特,值得反复回味。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亭周围环境的美丽:“阑花经雨白,野竹入云青。”雨后,栏杆旁的花朵显得更加洁白,而远处的竹林则在云雾中呈现出一片翠绿,色彩对比鲜明,富有层次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的清新脱俗,也暗含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波影浮春砌,山光扑昼扃。”进一步展示了亭前水面的波光粼粼,仿佛春天的石板路被光影轻轻覆盖;而山色则在白天的光线中显得格外明亮,似乎直接扑向了门户,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又静谧的氛围。这两句通过光影的描绘,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阳光洒落的温暖。

最后两句,“褰衣对萝薜,凉月照人醒。”诗人亲自下到地面,面对着藤蔓生长的自然景观,此时一轮凉爽的月亮高悬,照亮了四周,也唤醒了诗人的思绪。这一场景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好画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

作者介绍

王士熙
朝代:元   字:继学   籍贯:东平

东平人,字继学。王构子。善画山水。英宗时为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儿流远州。后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
猜你喜欢

秋日过于鳞郡斋分韵赋十二体

使君尽酒不醉,郡阁先秋自寒。

乾坤乍容车马,湖海渐入衣冠。

(0)

题杂画·其九

白云不肯住,袅作出山状。

中有朱衣人,可是山中相。

(0)

宫怨·其一

昨夜君王来,守宫辞残血。

欢至方识愁,玉阶盻春月。

(0)

北高峰望大江暮归即事

扪萝直上鹫峰头,缥缈平沙瞰碧流。

匹练中分吴越地,双高对表帝王州。

凭虚霁景骄相袭,入暝湖光炯不收。

扶路啸歌那觉晚,丽谯清响滴银虬。

(0)

送王百谷奔袁相公丧

丞相輀旌返故乡,南州絮酒自殊方。

龙泉且挂曾弹剑,鸡舌还焚旧瓣香。

辞赵连城空自许,到吴流水为谁长。

他年更有羊昙恸,玉树谁家觅谢郎。

(0)

子与得沧运有诗见示因答调之

幕中沦落不须叹,曾向龚黄传里看。

乍失银鱼非换酒,久抛金马胜无官。

青云故傍时流近,白雪偏从畏路寒。

唯有壮心浑不解,自言新论过桓宽。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