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高峰望大江暮归即事》
《北高峰望大江暮归即事》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扪萝直上鹫峰头,缥缈平沙瞰碧流。

匹练中分吴越地,双高对表帝王州。

凭虚霁景骄相袭,入暝湖光炯不收。

扶路啸歌那觉晚,丽谯清响滴银虬。

(0)
鉴赏

此诗《北高峰望大江暮归即事》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北高峰上眺望大江的壮丽景象与归途中的感受。

首句“扪萝直上鹫峰头”,诗人以生动的动词“扪萝”描绘了攀登的过程,形象地展现了他攀登至鹫峰之巅的情景。“鹫峰头”则点明了所处的地理位置,暗示了此处的险峻与高远。

次句“缥缈平沙瞰碧流”,“缥缈平沙”描绘了远处平沙如烟雾般轻盈,与碧绿的水流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宁静的氛围。“瞰碧流”则表现了诗人从高处俯瞰江水的视角,展现出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

接着,“匹练中分吴越地,双高对表帝王州”,这两句运用比喻和对仗手法,将江水比作“匹练”,形象地描绘了江水在地面上的流动形态;同时,通过“中分吴越地”和“双高对表帝王州”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地理特征,也暗含了历史文化的深意,暗示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凭虚霁景骄相袭,入暝湖光炯不收”,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色。诗人站在高处,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晴朗的天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随着夜幕降临,湖面的光芒依旧明亮,难以消散,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最后,“扶路啸歌那觉晚,丽谯清响滴银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归途中的感受。尽管时间已晚,但诗人仍沉浸在自然美景之中,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丽谯(古代城楼上的嘹望台)的清脆回响,如同银色的龙珠滴落在空中,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诗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北高峰上眺望大江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归途中的感慨与陶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情。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追和东坡先生亲笔陈季常见过三首·其二

前后赤壁赋,悲歌惨江风。

江山元不改,在公神游中。

三经及字说,胎祸垂无穷。

想如季常辈,对寤三叹同。

(0)

解语花

长空淡碧,素魄凝辉,星斗寒相射。凤楼鸳瓦。

天风动,冉冉佩环高下。歌清韵雅。

对好景、芳樽满把。花雾浓,灯火荧煌,笑语烘兰麝。

千斛明珠照夜。况人如图画,明艳容冶。绣巾香帕。

归来路,缓逐杏鞯骄马。笙歌散也。

愁万炬、绛莲分谢。更漏残,惊听西楼,吹小梅初罢。

(0)

塞上·其一

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

碛暗更无岩树影,地平时有野烧瘢。

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

(0)

田间

百顷陂田过雨清,新秧漠漠似苔生。

津梁只欲凭忠信,南去无心问耦耕。

(0)

澄心轩

高馆含秋溪水平,白云一榻临空清。

云影天光入怀抱,玉楼银阙无人行。

滔滔活水源头落,却笑奔流争万壑。

雪照梅檐坐月明,露泻荷盘见鱼跃。

长安车马多富儿,汗流浃背尘满衣。

谁识君心有真乐,沙头白鸟犹忘机。

(0)

少年游

上苑莺调舌。暖日融融媚节。

秦晋新婚,人间天上真奇绝。

傅粉烟霄,倾国神仙列。彼此和鸣,凤楼一处明月。

歌喉佳宴设。鸳帐炉香对爇。

合卺杯深,少年相睹欢情切。

罗带盘金缕,好把同心结。

终取山河,誓为夫妇欢悦。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