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二十五首·其七》
《偈颂二十五首·其七》全文
宋 / 释普岩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此香堪笑又堪悲,刚把愁肠说向谁。

冶父山前曾落节,千钧之重一毫釐。

(0)
鉴赏

这首诗以香为引,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感慨和矛盾的情绪。"此香堪笑又堪悲",这里的"香"可能是象征诗人内心的情感或遭遇,既可令人感到欢愉,也可能引发哀愁,这种两面性让人既想笑又想哭,反映出人生的复杂与无奈。

"刚把愁肠说向谁",诗人试图找寻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但愁绪深重,似乎无人能真正理解或分担。这表达了孤独和无处排解的苦闷。

"冶父山前曾落节",此处可能暗指诗人过去的某个失落时刻,如同冶父山前的节操或理想被折断,暗示了曾经的挫折或牺牲。

"千钧之重一毫釐",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承受的压力极大,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或决定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艰难和抉择的重要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香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苦闷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宋代理学盛行,诗中流露出的哲理意味,正是那个时代思想的反映。

作者介绍

释普岩
朝代:宋

释普岩(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号运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二十六年生。早年落发。初与石鼓夷公谒无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参叩松源崇岳禅师,并从松源迁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饶之荐福,明之香山、苏之虎丘、杭之灵隐、报慈,后回乡居四明运庵。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宝华山受镇江大圣普照寺请出世。后移住真州报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场山护圣万寿寺。理宗宝庆二年卒。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纳凉与陈生偶述·其二

井鲋射敝瓮,鷐风便北林。

自天畀鳞羽,各各穷高深。

万变偶一合,旷代犹昨今。

如何沈冥上,当世晞知音。

渊渊渔阳鼓,沨沨嵇生琴。

大福方默移,微名安所任。

(0)

九月八日同年陈范川太史招同梁一峰广文游光孝净慧二禅寺呈范川·其一

鬓丝禅榻记吾曾,廿载尘劳苦莫胜。

今日重寻留钵地,前身初悟写经僧。

菩提树长金园净,诃子林中结宇徵。

祖意但求真面目,未妨文字乞溪藤。

(0)

舟中除夕

舟行逼除夕,怅怅欲何之。

岁暮天涯客,关河此夜思。

更深人语寂,雨急漏声迟。

独坐篷窗下,无心对酒卮。

(0)

荆卿故里

天帝方醉秦,于燕复何有。

遂令国士心,取亡由匕首。

剑术岂云疏,生劫仅差后。

报韩奋铁锥,当年能中否。

博浪尚可逃,绕柱那可走。

得失论英雄,易水应悲吼。

(0)

三到罗浮口号

名山似约我长来,四百芙蓉拂面开。

傥遇麻姑话尘世,三番清浅见蓬莱。

(0)

偕邵文纶三登怀远青云楼眺荆涂两山作·其二

帝乡甥馆已难寻,原隰畇畇直到今。

童律无功宜有罚,防风后至亦何心。

荒墟庙貌成萧瑟,泽国山图想播琴。

嗣服钧台带遥甸,史臣犹侈说辛壬。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