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正觉相上人箨龙轩》
《题正觉相上人箨龙轩》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风玉萧萧数亩秋,箨龙名为道人留。

不须乞米供高士,但与开轩作胜游。

此地七贤谁笑傲,何时六逸自赓酬。

侵寻衰境心无著,尚有家风似子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èngjuéxiāngshàngréntuòlóngxuān
sòng / wángānshí

fēngxiāoxiāoshùqiūtuòlóngmíngwèidàorénliú

gònggāoshìdànkāixuānzuòshèngyóu

xiánshuíxiàoàoshíliùgēngchóu

qīnxúnshuāijìngxīnzhùshàngyǒujiāfēngyóu

注释
风玉:形容秋风吹过竹叶的声音。
箨龙:竹笋的别称,这里指竹子。
高士:品德高尚的人。
轩:窗户或亭阁。
七贤:古代七位著名贤士的合称,如竹林七贤。
六逸:六位隐逸之士。
衰境:衰老或衰败的境况。
子猷:王徽之,东晋名士,以性情洒脱著称。
翻译
秋风吹过竹林发出萧瑟声,这里种着的竹子名叫箨龙,是道人所留。
无需向高雅人士乞讨米粮,只需打开窗户,让这美景成为佳游之地。
此处曾是七位贤者笑傲的地方,何时能再有六位逸士来此唱和酬答。
随着岁月流逝,我心境淡泊,但仍有家风传承,如同子猷一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诗中的“风玉萧萧数亩秋”营造出一种清凉而宁静的季节感,"箨龙名为道人留"则表明诗人对道家隐逸之士的敬仰与向往。"不须乞米供高士,但与开轩作胜游"显示了诗人对于物质需求的超然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态度。

"此地七贤谁笑傲,何时六逸自赓酬"中,七贤指的是古代的七个隐士,他们在竹林中高谈阔论,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与傲岸。而“六逸”则是六朝时期的才子佳人,他们以诗酒自娱,互相唱和。这两处引用都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物的赞美。

"侵寻衰境心无著,尚有家风似子猷"则是说诗人在探访这些古代贤达生活过的地方时,内心没有世俗的牵挂,还能感受到他们那种高洁不凡的家风。"子猷"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姓氏,这里用来比喻那些保持着家族传统和精神气质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古代贤达生活状态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用景卢诸公诗轴韵招监司太守

浅白轻红笑倚门,何须雪夜忆前村。

韶光定入诗人句,胜事难逢俗子言。

风振绣衣须命驾,云随皂盖欲窥园。

人生易老愁春老,问柳寻花故事存。

(0)

再赋

月在云中破镜昏,几时清影散林村。

杖藜难去寻渔艇,洗盏无因续蚁樽。

竹叶弄风添秀色,榴花带雨露啼痕。

不如暮捲珠帘醉,唤取佳人笑拊盆。

(0)

答景严咏山居夹道种松

投黻归来发半华,苍官怪我出无车。

树当樵径频争席,地接禅房好觅茶。

要使行人长荫樾,不教侍女独司花。

十园五鬣它年事,会见摩空薄绛霞。

(0)

次韵伊洛道中

万里修邻好,毡裘不乱群。

边锋方两解,春事已平分。

发轫鸡三唱,挥毫酒半醺。

问途殊未已,返顾羡归云。

(0)

景卢自右史假北门出疆再用前韵

汉节螭坳出,青毡映父兄。

天方摧丑虏,人已望神京。

使指今兹重,边尘定可清。

归来陈口伐,莲烛问严更。

(0)

次韵蔡瞻明木犀八绝句·其七

簪鬓新枝立晚晴,淡妆异馥称双清。

梦魂不记前来事,愁逐江潮日日平。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