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云中破镜昏,几时清影散林村。
杖藜难去寻渔艇,洗盏无因续蚁樽。
竹叶弄风添秀色,榴花带雨露啼痕。
不如暮捲珠帘醉,唤取佳人笑拊盆。
月在云中破镜昏,几时清影散林村。
杖藜难去寻渔艇,洗盏无因续蚁樽。
竹叶弄风添秀色,榴花带雨露啼痕。
不如暮捲珠帘醉,唤取佳人笑拊盆。
这首诗描绘了月色朦胧、云雾缭绕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透过云层的美丽与神秘。首句“月在云中破镜昏”以“破镜”比喻月光被云层遮蔽,形象地描绘出月色的朦胧与黯淡。接着,“几时清影散林村”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月光重新照亮村庄的期待,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杖藜难去寻渔艇,洗盏无因续蚁樽”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杖藜代表了诗人的孤独与探寻,渔艇则象征着自由与宁静的生活。洗盏和续蚁樽则是对饮酒畅谈的渴望,但因某种原因未能实现,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遗憾。
“竹叶弄风添秀色,榴花带雨露啼痕”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竹叶随风摇曳,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榴花在雨中绽放,露珠仿佛是花朵的眼泪,既美丽又略带哀愁。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不如暮捲珠帘醉,唤取佳人笑拊盆”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夜晚卷起珠帘,与心爱之人共饮畅谈,享受生活的美好。这一句充满了浪漫与温情,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渴望。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飞凤屹立万仞壁,下有深渊不可测。
问讯深渊有何物,骄然桀鷔护巢穴。
寻常任意自出没,砥柱中流喷涛雪。
舟人偶有毫厘失,挫手婴鳞即粉骨。
每到王正上七日,昂头掉尾见金脊。
霁严收怒了无迹,共与邦人供踏迹。
滩头鸡卜人得吉,鼓吹鞦韆总春色。
但见五采文焕发,尽是前贤醉鸦墨。
今来古往几风月,要之勿用果何益。
莫邪尚不终磨灭,筇杖一跃肯局蹐。
我龙会见乘霹雳,起作甘霖沛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