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黻归来发半华,苍官怪我出无车。
树当樵径频争席,地接禅房好觅茶。
要使行人长荫樾,不教侍女独司花。
十园五鬣它年事,会见摩空薄绛霞。
投黻归来发半华,苍官怪我出无车。
树当樵径频争席,地接禅房好觅茶。
要使行人长荫樾,不教侍女独司花。
十园五鬣它年事,会见摩空薄绛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归隐山林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投绂归来发半华”以简练之笔勾勒出诗人归隐后的形象,头发半白,身着简朴,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接着,“苍官怪我出无车”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山中的古树比作“苍官”,生动地展现了山林的静谧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摒弃尘世繁华,追求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
“树当樵径频争席,地接禅房好觅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雅致。树木与小径、禅房与茶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切向往和追求。
“要使行人长荫樾,不教侍女独司花”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精心呵护与对生活的细致安排。他希望这片山林能够为过往的行者提供庇荫,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尊重与珍惜,以及对侍女的关爱与体贴。
最后,“十园五鬣它年事,会见摩空薄绛霞”两句,以对未来景象的憧憬收尾。诗人预想在未来的某一天,这片山林将更加繁茂,如同云霞般绚烂,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繁荣,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精神境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深沉思考和热烈追求。
人生多忧虞,此语传自古。
诗书不赒饥,士亦倍龃龉。
忆子少年时,落笔敏风雨。
自言名家驹,朝冀夕秣楚。
那知十载后,败甑不炊午。
括囊经济策,郁郁卧环堵。
呻吟谁与伴,坏壁响饥鼠。
长松要霜雪,念子果如许。
穷通何必较,人世几寒暑。
生前千驷马,身后一丘土。
那知五君咏,老魄弃大数。
安得彭城生,从旁證吾语。
时乎时乎,去去如车毂之运行,瞥然过目无留停。
追随无及不我待,东篱菊花无耗,迤逦真到阳冬始敷荣。
落落离离■礧,蔓衍布丘坂,碧为之叶紫其茎。
争妍骋媚芬芳吐,如金如玉之繁英。
含霜万颗好颜色,节虽可尚时难并。
惟重阳日月二九之嘉会,此时抱一符乾贞。
年年闾里交相庆,宾朋相将相唤携手登高陵。
采茱插鬓款终日,揉挪碎蕊满盏浮醁醽。
乃今候迟闰冬孟,其如金乌自飞?走?。
黄华从此后期拆,枉教陶令舒手望穿两眼睛。
殊不见甲茁与芽萌,花诚细事足多惜,时良不遇令我伤衷情。
圣王作应五百岁,文昌殁既三千龄。
中间贤君苦无辅,唐宗世民周宗荣。
孔丘无位皆汲汲,到头毕竟嗟无成。
应如此花时来不吐颖,过期无用还丛生。
丛生失时又无用,蹉跎毕世空冥冥。
于嗟后圣不时作,使人雨泪雰零零。
不如及花开,香醪但时倾。
莫教花瘁后,有辜负花名。
《菊冬荣》【宋·薛季宣】时乎时乎,去去如车毂之运行,瞥然过目无留停。追随无及不我待,东篱菊花无耗,迤逦真到阳冬始敷荣。落落离离■礧,蔓衍布丘坂,碧为之叶紫其茎。争妍骋媚芬芳吐,如金如玉之繁英。含霜万颗好颜色,节虽可尚时难并。惟重阳日月二九之嘉会,此时抱一符乾贞。年年闾里交相庆,宾朋相将相唤携手登高陵。采茱插鬓款终日,揉挪碎蕊满盏浮醁醽。乃今候迟闰冬孟,其如金乌自飞?走?。黄华从此后期拆,枉教陶令舒手望穿两眼睛。殊不见甲茁与芽萌,花诚细事足多惜,时良不遇令我伤衷情。圣王作应五百岁,文昌殁既三千龄。中间贤君苦无辅,唐宗世民周宗荣。孔丘无位皆汲汲,到头毕竟嗟无成。应如此花时来不吐颖,过期无用还丛生。丛生失时又无用,蹉跎毕世空冥冥。于嗟后圣不时作,使人雨泪雰零零。不如及花开,香醪但时倾。莫教花瘁后,有辜负花名。
https://shici.929r.com/shici/1VSRfC7uj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