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梦惊寒雨,潇潇乱竹间。
发因慈母白,身以散官閒。
战阵平生事,衣冠一代颜。
将归偏未得,咫尺是乡山。
欲梦惊寒雨,潇潇乱竹间。
发因慈母白,身以散官閒。
战阵平生事,衣冠一代颜。
将归偏未得,咫尺是乡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水东时,被窗外的寒雨惊醒的情景。雨声在竹林间回响,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欲梦惊寒雨”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融合,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接着,诗人通过“潇潇乱竹间”进一步渲染了雨夜的景象,竹叶在风雨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这种自然界的动态与诗人的静态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
下半部分,诗人转而抒发个人的情感。“发因慈母白”,表达了对年迈母亲的思念和担忧,白发不仅是岁月的痕迹,更是亲情的见证。“身以散官闲”,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反思,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战阵平生事,衣冠一代颜”,这两句将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暗示了诗人曾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通过“战阵”与“衣冠”的对比,展现了从战场到文官的不同身份转变,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深刻思考。
最后,“将归偏未得,咫尺是乡山”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但现实中的羁绊却让他难以如愿。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也蕴含了对自由与归属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家庭、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感悟,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哲理深度。
苍蛇冻不死,轻素暖仍归。
落蕊时吹面,繁香自扑帏。
光凝真照夜,枝软或牵衣。
似厌风霾苦,应思雾雨霏。
开樽迎最盛,扫地见初稀。
赖有清阴在,金波肯发挥。
昼锦西归及早秋,十年太学为亲留。
读诗俛就当年说,答策甘从下第收。
莫嫌簿领妨为学,从此文章始自由。
家有吏师遗躅在,当令耆旧识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