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卧溪流人偃石,野亭凉雨入脾清。
手横一部南华子,山转斜阳字字明。
树卧溪流人偃石,野亭凉雨入脾清。
手横一部南华子,山转斜阳字字明。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树卧溪流人偃石”,以“卧”、“偃”二字生动地刻画出树木、溪流与岩石在自然中的姿态,仿佛它们都沉浸在一种宁静的状态之中,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次句“野亭凉雨入脾清”,通过“凉雨”与“脾清”的联系,不仅描绘了雨后清新凉爽的环境,更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宁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第三句“手横一部南华子”,“南华子”指的是《南华经》,即《庄子》一书,这里借指道家哲学或修身养性的书籍。诗人手持此书,意味着他在寻求精神的慰藉和内心的平静,通过阅读来达到心灵的升华。最后一句“山转斜阳字字明”,夕阳西下,山影渐长,但诗人的心境却因阅读而更加明亮,字字珠玑,寓意着通过思考与领悟,内心世界变得更加清晰与开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个人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在平和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道家哲学的深刻体悟。
公家世德,建凌烟勋业,中兴长策。
三十年来,皆帝扆殊选,金瓯名迹。
眷倚江南,澄清一道,遴柬惟公得。
西清严秘,龙光高动奎壁。
深殿衣惹天香,皇华原野,接萧萧秋色。
六管均输行奏课,唐室家声皆识。
老我相逢,萍蓬飘转,晚景俱头白。
西山南浦,溯风衰泪横臆。
芙蓉凝露青霞护,朝日绮疏风细。
正是中秋,时候喜逢,中宫葱葱佳气。云龙庆会。
赞真主当阳,辅成天地。
暇日琴书,暂闲蚕馆见贤志。嫔嫱衣罗乍试。
尽趋椒殿,喜芳绣筵初启。
酒面腾红,香烟罩碧,恩满六宫金翠。何妨绛烛。
任花敧玉侧,劝教沈醉。凤阙龙楼,夜色凉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