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白云居,长年与世疏。
花残无戏蝶,水静足游鱼。
野树行堪倚,园葵懒不锄。
茅檐风雨过,飘湿案头书。
可爱白云居,长年与世疏。
花残无戏蝶,水静足游鱼。
野树行堪倚,园葵懒不锄。
茅檐风雨过,飘湿案头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图景。诗人以“可爱白云居”开篇,点明了居住环境的高洁与超脱,与世隔绝,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长年与世疏”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与不屑。
“花残无戏蝶,水静足游鱼”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残花不再吸引蝴蝶,静谧的水面足以让游鱼自由徜徉,这些景象既是对自然生态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平静、淡泊心境的投射。
“野树行堪倚,园葵懒不锄”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倚靠在野外的大树下,享受自然的怀抱;对于园中的向日葵,却懒得去打理,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追求。
最后,“茅檐风雨过,飘湿案头书”描绘了风雨过后,茅屋檐下的景象,雨水滴落在书桌上,增添了几分诗意与禅意。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即使外界环境变化万千,内心的宁静与知识的积累(象征为“案头书”)依然如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
云暗山昏,西风撼、一天悲雨。
隐君问、短墙修竹,故园何处。
九月江南无雁到,素书封了谁传与。
待从头、拚却把心宽,还如故。吴姬唱,燕姬舞。
持玉斝,温琼醑。怅人生欢会,一年几许。
莫上小楼高处望,楼前诘曲来时路。
便直须、匹马两苍头,东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