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久矣未闻声,空历湖湘数月程。
应是长鸣人不信,合从草莽自潜形。
闻名久矣未闻声,空历湖湘数月程。
应是长鸣人不信,合从草莽自潜形。
这首诗描绘了对鹧鸪鸟的向往与探寻,以及对其独特习性的感慨。首句“闻名久矣未闻声”,表达了诗人对鹧鸪鸟名声已久却未曾亲耳聆听其鸣叫的遗憾。接着,“空历湖湘数月程”则描述了诗人为了追寻鹧鸪,穿越湖湘地区数月之久的艰辛旅程。
“应是长鸣人不信”,这一句蕴含了诗人对鹧鸪鸟鸣叫的怀疑与不解,似乎在说人们往往难以相信那些不常见到的美丽事物,正如他们可能不相信鹧鸪的长鸣一样。最后,“合从草莽自潜形”,则以一种超脱的姿态,表达了鹧鸪鸟选择隐匿于草丛之中,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比诗人与鹧鸪鸟之间的距离感,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曾从庄列问端倪,俗学区区等瓮鸡。
佛法须偿蚯蚓债,帝魂化作杜鹃啼。
安知丞相嗔如屋,但见山公醉似泥。
它日门人求注脚,只须标作饮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