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日辉春晓不寒,特开广殿集衣冠。
舞干未逮重华德,放马何期远服安。
小往大来成泰运,推人尽已具心官。
申咨鱼雅章缝侣,莫作崇儒例事看。
瑞日辉春晓不寒,特开广殿集衣冠。
舞干未逮重华德,放马何期远服安。
小往大来成泰运,推人尽已具心官。
申咨鱼雅章缝侣,莫作崇儒例事看。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春仲经筵》。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此诗便体现了他对于治国理政的深思熟虑与文采飞扬。
诗中“瑞日辉春晓不寒”,描绘了春天早晨阳光明媚、温暖宜人的景象,预示着国家的祥瑞与繁荣。“特开广殿集衣冠”则展现了皇帝在春天特别召见群臣,共议国事的情景,体现了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和谐关系。
“舞干未逮重华德,放马何期远服安”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圣明君主如虞舜(重华)的追慕,以及希望通过仁政使远方的民族归服的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治国策略的自信与期待。
“小往大来成泰运,推人尽已具心官”则进一步阐述了治国理念,强调以小见大,通过推行仁政,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里的“心官”可能指的是内心的道德准则和治理国家的智慧。
最后,“申咨鱼雅章缝侣,莫作崇儒例事看”表达了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同时也提醒人们不应仅仅将儒家思想视为例行公事,而应深入理解其精神实质,将其融入日常治理之中。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的文采,更体现了他对于国家治理的深思熟虑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初日上珠帘,乳燕双飞,垂杨风软。
游丝捲尽,有莺声娇啭。
绿遍东城,红稀南陌,偏称人游衍。
花外楼台,柳边歌管,乍开芳宴。
况老景欣逢太平时,满目韶华,莱衣缱绻。
麻姑相讯,道蓬莱水浅。人生七十,古来真鲜。
愿沧海桑田,从今再变。寿域无期,华筵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