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民力近如何,日见云帆转北河。
课上不须论殿最,由来良吏拙催科。
东南民力近如何,日见云帆转北河。
课上不须论殿最,由来良吏拙催科。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送吕别驾还毗陵二首(其二)》表达了对东南地区百姓劳力状况的关注以及对于官吏征收赋税方式的见解。首句“东南民力近如何”,以询问的语气关切民间的生计和承受力,暗示了可能存在的艰辛与疲惫。次句“日见云帆转北河”描绘出繁忙的水上运输景象,可能是商船络绎不绝,反映出当地经济活动的活跃,但也暗含百姓为生活奔波的辛劳。
“课上不须论殿最”一句,表明诗人认为在考核官员时,不应过于注重成绩排名(“殿最”指官吏考核中的优劣等级),强调的是官员的实际工作效果和对待百姓的态度,而非仅仅追求表面的功绩。“由来良吏拙催科”进一步阐述,优秀的官员并不一定擅长苛刻地催促赋税,他们更倾向于以温和的方式促进税收,关注民生,体现了诗人对于公正、仁政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朴素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对于地方治理的关注,以及对于官员行为的期待,表达了对百姓福祉的深深关怀。
秋萧索。
灯火新凉帘幕。
翠被不禁临晓薄。
南楼闻画角。
想见玉壶冰萼。
一夜西风开却。
梦觉乌啼残月落。
幽香无处著。
愦?
闲蝗?
梢皇祝*据元吴师道敬乡录卷一云,此乃宋俞紫芝诉衷情词,当为王庭筠所书,并非其自作。
全金诗误作王词,辽海丛书辑黄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