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仙掌入三秋,翠幄重开拜冕旒。
称制诸儒真陋汉,乞言尚父未论周。
露华仙掌入三秋,翠幄重开拜冕旒。
称制诸儒真陋汉,乞言尚父未论周。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九月二日侍经筵有述》描绘了秋季时节,仙人般的露水洒在翠绿的掌状植物上,象征着尊贵的氛围。诗人以“翠幄重开拜冕旒”形象地展现了经筵(古代帝王为咨询学问而设的御前讲席)的庄重场景,皇帝身着冕旒(古代皇冠),群臣恭敬聆听。
接下来的两句,“称制诸儒真陋汉,乞言尚父未论周”,则寓含深意。"称制"指的是女性或摄政者行使皇帝权力,此处暗指女性统治可能带来的问题,认为儒家学者在这样的情况下显得浅薄。"乞言尚父未论周"则是借古讽今,"尚父"指姜子牙,周文王的贤相,暗示即使有如尚父般的人物,面对这种特殊时期,其智慧和建议也可能难以达到周公那样的治国高度。
整首诗通过经筵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微妙批评,以及对贤能之士能否应对复杂局面的思考。
南山有菊,于采其英。
谁从汝往,视我惸惸。
伊时之人,谁适有比。
不与我谋,不知其已。
横阁晴虹渡石溪,几年钥锁镇瑶扉。
洞中日月真长久,世上功名果是非。
叱石元知牧羊在,烂柯应有看棋归。
若逢白鹤来华表,识取当年丁令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