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清潦水尽,风飒岸莎萋。
野况随时揽,诗怀触目题。
长桥分浦卧,一径入烟低。
秋景常年逊,民情我泽徯。
渚村薄有穫,山涧本无堤。
载咏河之水,悲心早向西。
潭清潦水尽,风飒岸莎萋。
野况随时揽,诗怀触目题。
长桥分浦卧,一径入烟低。
秋景常年逊,民情我泽徯。
渚村薄有穫,山涧本无堤。
载咏河之水,悲心早向西。
此诗描绘了诗人过拒马河时所见的秋日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潭清潦水尽”以清澈的潭水和干涸的积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空旷的氛围。接着“风飒岸莎萋”一句,通过飒飒的秋风和岸边茂盛的莎草,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界的生机。
“野况随时揽,诗怀触目题”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感知和即兴创作的冲动,将自然之美融入心灵深处,激发了诗性的火花。接下来,“长桥分浦卧,一径入烟低”描绘了过河时的景象,长桥横卧,小径蜿蜒,烟雾缭绕,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秋景常年逊,民情我泽徯”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秋景的赞赏,以及对民众生活的关注,暗示了诗人作为统治者对百姓福祉的关怀。最后,“渚村薄有穫,山涧本无堤”描绘了村落与山涧的景象,虽有收获但条件简陋,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
“载咏河之水,悲心早向西”则以河水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