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江仙十二首·其四》
《临江仙十二首·其四》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临江仙

春梦枝头重唤觉,睡情又近黄昏。

绿阴如幄静当门。风擎罗扇艳,月傍玉钗温。

晓起冰肌和露拭,茜红褪后还存。

晚妆依旧点脂痕。几回携烛看,生恐再离魂。

(0)
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梦境中的景象。首句“春梦枝头重唤觉”,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梦幻的春夜,枝头的花儿在梦中被唤醒,暗示着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联系。接着,“睡情又近黄昏”一句,既表达了梦境的悠长,也暗示了梦醒时刻的临近,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绿阴如幄静当门。风擎罗扇艳,月傍玉钗温。”这几句通过视觉和触觉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绿叶如同帷幕般静谧地遮蔽着门户,微风轻拂着罗扇,月光温柔地映照在玉钗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夜晚景象。这里的“风擎罗扇艳”和“月傍玉钗温”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含了人物的美丽与情感的细腻。

“晓起冰肌和露拭,茜红褪后还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主人公在晨曦中醒来,肌肤如冰般清新,轻轻擦拭着沾满露水的身体,茜红色的衣物褪去后,依然留下了痕迹。这里通过“冰肌”、“露拭”、“茜红褪后还存”等词,展现了清晨的清新与短暂之美,同时也寓意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最后,“晚妆依旧点脂痕。几回携烛看,生恐再离魂。”这几句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即使是在夜晚,主人公仍然精心打扮,留下脂粉的痕迹,似乎在等待着再次相遇的可能。而“携烛看”和“生恐再离魂”则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视与对分别的恐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梦境中的美好与短暂,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游烂柯山四首·其四

稽首期发蒙,吾师岂无说。

安禅即方丈,演法皆寂灭。

鸣磬雨花香,斋堂饭松屑。

(0)

夏日登信州北楼

高楼上长望,百里见灵山。

雨歇河珠定,云开谷鸟还。

田苗映林合,牛犊傍村闲。

始得消忧处,蝉声催入关。

(0)

和修睦上人听猿

禅客闻犹苦,是声应是啼。

自然无稳梦,何必到巴溪。

疏雨洒不歇,回风吹暂低。

此宵秋欲半,山在二林西。

(0)

分题雪霁望炉峰

雪霁上庭除,炉峰势转孤。

略无烟作带,独有影沈湖。

冷触归鸿急,明凝落照俱。

□□□□□,□□□□□。

(0)

赠赵公

湘东股肱守,心与帝乡期。

舟楫中途蹇,风波复来思。

嘉我常联翼,金貂侍玉墀。

迹参前马圣,名缀鬻熊师。

寒暑一何速,山川远间之。

宁知洞庭上,独得平生时。

精意微绝简,从权讨妙棋。

林壑为予请,纷霭发华滋。

流赏忽已散,惊帆杳难追。

送君在南浦,侘傺投此词。

(0)

玄珠歌·其十三

欲采玄珠日月奔,先须火发制灵根。

朝元万过金精结,此是登真第一门。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