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除日登北城》
《除日登北城》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北云下汹汹,连亘如太行。

天海气中塞,四极浮赭苍。

寒潮薄城起,城势为低昂。

城阴平陌芜,城上饥鹰翔。

惊飙忽东捲,西日回暮光。

云潮变奇色,尽作抟沙黄。

沿流万瓦屋,历见人烟荒。

矧当岁穷日,抚心空浩茫。

闻昨濒海民,劫掠满大洋。

伺隘布鋋梃,渔贾无安航。

货币视泥土,但索衣与粮。

意在延身命,安思有桁杨?

皇仁久深戴,伊岂甘不良?

官吏昧轸恤,严令但虚张。

还闻迫赋税,狼虎驱四乡。

念兹益增感,滔滔难久望。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北方冬日的壮阔景象,以北云、太行山、天海、城池、饥鹰、惊风、夕阳、云潮、瓦屋、人烟荒凉等元素,构建了一幅苍凉而悲壮的画面。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对社会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官府政策的批评。

首句“北云下汹汹”,以动态的云彩开篇,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寒冷和动荡。接着,“连亘如太行”、“天海气中塞”、“四极浮赭苍”等描写,展现了广阔而沉重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压抑之感。随后,诗人转向对城市景象的描绘,“寒潮薄城起,城势为低昂”,描绘了城市在寒冷潮水的冲击下显得脆弱和起伏不定。接着,“城阴平陌芜,城上饥鹰翔”,通过“平陌芜”和“饥鹰”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城市的荒凉和生命的艰难。

“惊飙忽东捲,西日回暮光”描绘了突然的风暴和即将落下的夕阳,象征着变化和衰败。接下来,“云潮变奇色,尽作抟沙黄”,通过色彩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恶劣和生命的脆弱。最后,“沿流万瓦屋,历见人烟荒”,通过河流两岸的景象,展示了社会的荒凉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矧当岁穷日,抚心空浩茫”,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深深忧虑和茫然。接下来,“闻昨濒海民,劫掠满大洋”,揭示了沿海地区因战乱或盗匪活动而遭受的苦难。通过“伺隘布鋋梃,渔贾无安航”,诗人批判了官府的不作为和对民众的压迫,指出货币贬值、生活物资短缺的社会问题。最后,“意在延身命,安思有桁杨?”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的生存挣扎,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对比,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吁。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秋雨

峰顶扩奇怀,天地收双目。

长啸月横空,流声满岩谷。

(0)

渔舟

仰看山色青,俯看溪水绿。

夜泊芦荻湾,白云伴孤宿。

(0)

子夜歌·其三

鸳鸯傍莲舟,欲打心忽变。

俄见有人来,佯羞整金钿。

(0)

和同年卢都转雅雨红桥修禊原韵·其三

交流碧玉四桥通,辇路纡回翠槛东。

曲沼春波涵帝泽,层台仙籁下天风。

离宫宛转窥青琐,绝峤依稀认紫濛。

此日太平传盛事,人人身到五云中。

(0)

客有问余诗者赋此答之

岂有元音重庙堂,干求当世避炎凉。

荒山暮雨劳行役,紫塞秋风过战场。

远道怀人生死泪,陈编吊古废兴肠。

更多身外閒歌哭,慷慨无端每醉乡。

(0)

初秋郊望

西风吹雨过燕城,茂草芳丛踏已平。

介树严霜看未落,穿云归雁听无声。

碎琴久绝王门操,归梦长牵故国情。

此日高堂闻画角,遥知清泪为儿倾。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