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碧桑黄破国春,残阳微雨望归人。
江山不改兴亡地,冠盖自为前后尘。
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
六朝无限悲愁事,欲下荒城回首频。
柳碧桑黄破国春,残阳微雨望归人。
江山不改兴亡地,冠盖自为前后尘。
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
六朝无限悲愁事,欲下荒城回首频。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战争后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繁华如今荒凉的感慨。"柳碧桑黄破国春"一句,直接点出季节和国家的凄凉,生机盎然的柳树、碧绿的桑叶和黄色的沙地,都在诉说着一个破碎的国家和失去的春天。
"残阳微雨望归人"中,诗人通过残留的阳光与细雨,描绘出人们在暮色中怀念家园的情景。"江山不改兴亡地"表明自然景观依旧,而历史的兴衰更迭,则是无常变化之象征。
"冠盖自为前后尘"一句,更深化了时间流转与世事变迁的主题,通过古代官帽和车盖被风沙埋没,象征着过往的荣华已成历史的尘埃。
接下来的"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帆船在微风中行驶,仿佛鸟儿展翼;波涛拍打岸边,如同鱼鳞一般,这两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受。
最后"六朝无限悲愁事,欲下荒城回首频"一句,将视角拉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兴衰更迭,是诗人无法忘怀的哀伤。荒废的城池,成为了往昔繁华的见证,诗人频频回首,不禁感慨万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感怀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和现实荒凉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