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自辞神武,超然绝世纷。
前身疏太傅,今日范忠文。
圃树寒留月,湖波冷浸云。
悬知千载下,此地想遗芬。
粤自辞神武,超然绝世纷。
前身疏太傅,今日范忠文。
圃树寒留月,湖波冷浸云。
悬知千载下,此地想遗芬。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挽吴给事三首(其二)》。诗中通过对吴给事生前德行与身后景致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
首句“粤自辞神武,超然绝世纷”以“粤”字开篇,引出吴给事辞官归隐,远离尘嚣的情境。接着“超然绝世纷”则直接点明了吴给事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动的高尚品质。
“前身疏太傅,今日范忠文”两句运用典故,将吴给事比作历史上的两位贤臣——疏广和范仲淹,以此来赞誉吴给事的道德风范和政绩。
“圃树寒留月,湖波冷浸云”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肃穆的画面,通过“寒”、“冷”二字,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也暗含了对吴给事离世后环境的哀悼之情。同时,“月”、“云”的意象也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与美感。
最后,“悬知千载下,此地想遗芬”表达了对吴给事精神永存的信念,即使在千年之后,人们仍能感受到他留下的高尚品德与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情地表达了对吴给事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索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
才闻莺啭誇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
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藉两梁冠。
酒樽何必劳人劝,且折馀花更尽欢。
始见西南楼,纤纤如玉钩。
末映东北墀,娟娟似蛾眉。
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
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夜移衡汉落,徘徊帷幌中。
归华先委露,别叶早辞风。
客游厌苦辛,仕子倦飘尘。
休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
蜀琴抽白雪,郢曲发阳春。
肴乾酒未阕,金壶启夕沦。
回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
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於赫汤孙!穆穆厥声。
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