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
《暮春》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索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

才闻莺啭誇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

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藉两梁冠。

酒樽何必劳人劝,且折馀花更尽欢。

(0)
注释
索寞:寂寞、孤独。
红芳:盛开的花朵。
老郎:老者。
惜春残:惋惜春天的消逝。
莺啭:黄莺鸣叫。
杨柳:柳树。
蝉声:蝉鸣。
牡丹:象征富贵的花卉。
壮志:豪情壮志。
三尺剑:泛指长剑。
白头:满头白发。
两梁冠:古代官员或贵族的冠冕。
酒樽:酒杯。
劳人劝:劝酒。
尽欢:尽情欢乐。
翻译
寂寞的花朵又度过了一年,我这老者只能徒然感叹春天的消逝。
刚刚听到黄莺在柳树间鸣叫,转眼间又被蝉鸣声淹没,仿佛在为凋谢的牡丹哭泣。
壮志不再磨砺手中的三尺宝剑,满头白发也无需再戴那华贵的双梁冠。
何必还要别人劝酒,不如折下剩下的花朵,尽情享受欢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画面,抒发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索寞红芳又一年"一句,表明时间流逝,春天的花朵再次凋零,带有一种岁月匆匆、物是人非的情感体验。"老郎空解惜春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老郎"自指,显示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无奈与叹息。

接下来的"才闻莺啭誇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莺啭"指的是燕子的鸣叫,而"蝉声"则是指蝉虫的鸣响,这两个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暮春的音响画卷,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季节更迭中生命的短暂。

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藉两梁冠"这两句得以展现。"壮志"指的是年轻时的雄心壮志,而现在则是"白头",头发已经变白,这显示了时间对人生的影响和诗人的自我反思。"三尺剑"与"两梁冠"都是象征性的物品,分别代表着武力和学问,但现在都已无法触及,表现出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无奈。

最后的"酒樽何必劳人劝,且折馀花更尽欢"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面对生命如过客的过程,诗人选择了以饮酒和折花来释放自己的情感,虽不能挽留岁月,但仍旧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寻找片刻的快乐。

整首诗通过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人生无常时的自我安慰与解脱。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题易吉甫观心卷

易子一心耳,观之者又谁。

两心相觅处,憧憧日往来。

不如两置之,中思以无为。

勿忘与勿助,此间有天机。

(0)

日者多言八字生生未知尽处答之

日者誇八字,不绝而生生。

未知了尽处,六合安能绳。

多寿人多辱,多寿人多憎。

尼侨人欲杀,远大何足徵。

不如生我心,生生合天灵。

即是无穷门,何必求广成。

(0)

与郑孔新

孔新爱我字,字者心之画。

心苟有神妙,不画亦自得。

由画以得心,立造神妙域。

氤氲初沐时,太和未鸟迹。

吾欲斩茅根,同子坐端默。

(0)

送刘生象龙行

博施济众唐虞病,枯槁焉能活辙鳞。

满载空言无水菽,飞书留馆两候仁。

(0)

题扇赠郭平川太守二首·其一

心平灵似水平清,纯正堂前有准铭。

此是中都旧风教,平川传播到洪城。

(0)

喜梁宪甫黄肖甫从游白云

郭尾潭头我旧游,高原禄岭接潭头。

两甫白云供几杖,悄翁一笑破群忧。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