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吴天万里、一叶归舟。岁月尽悠悠。
有清歌一曲,醉中自笑,酒醒还愁。
几度春莺啭午,塞雁横秋。渔笛蓑衣底,依旧勾收。
多谢飞来双鹤,□水边林下,伴我遨游。
笑老莱晨昏,色笑为亲留。
有向来、素琴三尺,枕一编、周易在床头。
君知否,家山梦寐,浑胜瀛洲。
向吴天万里、一叶归舟。岁月尽悠悠。
有清歌一曲,醉中自笑,酒醒还愁。
几度春莺啭午,塞雁横秋。渔笛蓑衣底,依旧勾收。
多谢飞来双鹤,□水边林下,伴我遨游。
笑老莱晨昏,色笑为亲留。
有向来、素琴三尺,枕一编、周易在床头。
君知否,家山梦寐,浑胜瀛洲。
这首诗名为《八声甘州·怀归》,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石之手。全诗通过对远方故土的深情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属与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向吴天万里、一叶归舟"两句,描绘了一幅孤舟远行的画面,表明诗人心中对遥远故乡的渴望。"岁月尽悠悠"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
接下来的"有清歌一曲、醉中自笑,酒醒还愁"几句,通过诗人在醉酒后的自我慰藉和清醒后仍旧的忧虑,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苦恼。
"几度春莺啭午、塞雁横秋"描述了时光变迁,以及自然界中春去秋来的景象。"渔笛蓑衣底、依旧勾收"则是诗人对于渔人的生活状态的描写,表明即便是在简单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安适与满足。
"多谢飞来双鹤、□水边林下,伴我遨游"一段,通过对天鹤的感激之情,以及它们在水边林下与诗人相伴的美好画面,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笑老莱晨昏、色笑为亲留"则是诗人对于老莱子(即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的赞赏,以及对其淡泊名利、享受简单生活状态的羡慕。
最后,"有向来、素琴三尺,枕一编、周易在床头。君知否,家山梦寐,浑胜瀛洲"几句,通过诗人对于古琴和《周易》的喜爱,以及对家乡山水的梦想与渴望,强调了内心深处对于知识与自然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位旅人对于故土的无尽眷恋,以及对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深刻追问。
真个奇男子。恁青年、一身是胆,首先从事。
振笔倡言拍满族,罗列八旗丑史。
更痛告、淫威专制。
章氏株连缘作序,著书人、坐罪寻欧例。
三字狱,折磨死。扬州十日遭屠记。
更难堪、屠疁三次,全城紧闭。
足引汉民心愤激,革命昌言起义。
造中国、共和时世。
烈士身家拚一掷,吊英灵、遗墓华泾里。
哀宿草,凄何底。
轻寒轻暖,正柔条苍翠,披拂林薮。
只见携篮,了角鸦鬟,来到绿杨巷口。
闹蛾扑蝶浑閒事,早又是、饲蚕时候。
问当年、陌上罗敷,风景依稀似否。
一捻春尖纤小,筠筐携在手。半掩红袖。
露滴蓉裳,雨打荷囊,不管枝新叶旧。
唱歌声出红墙外,恍惚是、催桑老妇。
且辛勤、候过三眠,再酌去年葚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