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东林因送二生归》
《忆东林因送二生归》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好向东林度此生,半天山脚寺门平。

红霞嶂底潺潺色,清夜房前瑟瑟声。

偶别十年成瞬息,欲来千里阻刀兵。

可怜二子同归兴,南国烟花路好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línyīnsòngèrshēngguī
táng /

hǎoxiàngdōnglínshēngbàntiānshānjiǎoménpíng
hóngxiázhàngchánchán

qīngfángqiánshēng
ǒubiéshíniánchéngshùnláiqiāndāobīng

liánèrtóngguīxīngnánguóyānhuāhǎoxíng

注释
好向:渴望地朝向。
东林:泛指幽静的寺院,这里特指东林寺。
度此生:度过余生。
半天:半山腰高处。
山脚:山的底部。
寺门平:寺庙大门与地面齐平,形容地势高。
红霞嶂:红霞覆盖的山峰。
底:下方。
潺潺色:水流缓慢而清澈的样子。
清夜:清静的夜晚。
房前:房屋前面。
瑟瑟声:风吹过的声音,形容寂静中的自然声响。
偶别:偶尔的离别。
十年:一段时间,这里指较长的时间。
成瞬息:变得非常短暂,好像一瞬间。
欲来:想要来。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阻刀兵:被战争或武力冲突所阻碍。
可怜:可叹,遗憾。
二子:指两个人,这里指诗人和友人或同类人。
同归兴:共同归乡的意愿或兴趣。
南国:南方地区。
烟花路:指春光明媚、风景如画的道路,形容旅途美好。
好行:适合行走,值得游历。
翻译
渴望在东林寺度过余生,寺庙大门与半山腰齐平。
红霞照耀的山峰下溪水缓缓流淌,清静夜晚房前传来阵阵风声。
偶尔离别十年如同转瞬之间,想来相距千里却被战乱阻挡。
可惜我们二人一同归乡的兴致,南方沿途的美景本该好好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者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亲人离别的深情。开篇“好向东林度此生”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东林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安度晚年,半山脚下的寺门平静而祥和。“红霞嶂底潺潺色”、“清夜房前瑟瑟声”则分别描绘了白日与黑夜的景象,红霞映衬着山峦,潺潺流水声中带有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而清凉的夜晚,房前的风声更显得安静而又有些许凄凉。

“偶别十年成瞬息”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久别重逢的无常感。接着,“欲来千里阻刀兵”则透露出外界动荡不安的情势,使得诗人对亲人归来的渴望更加迫切。

最后两句“可怜二子同归兴,南国烟花路好行”展现了诗人对两个孩子归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他们未来旅途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南国烟花路好行”不仅描绘了南方春暖花开的美丽景色,也寓意着孩子们将要走上的平坦而美好的生活道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感慨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寄沈鼎臣二首·其二

宛陵大江左,我家更在东。

忆子到县时,目寄孤飞鸿。

沧浪无钓艇,海洋多飓风。

游鳞向何处,远将消息通。

嘤嘤双黄鹂,踯躅芳树中。

听之有深意,白日已匆匆。

(0)

次韵杨廉夫冶春口号八首·其五

江城雪夜深一尺,欲问梅花马不前。

袁生此时正高卧,不知春江有钓船。

(0)

寄学可二首·其一

九龙之山第几峰,曾看飞雪下长松。

小楼日夜听春雨,忘却溪头寻暮钟。

(0)

寄开元和尚

娑罗室内早春初,经卷香花礼佛馀。

终日更谈言外法,十年不寄蜀中书。

夜深雪殿当空白,月落风楼近竹虚。

若得为吾留一榻,韦郎诗句岂容疏。

(0)

寄马易之·其二

自是风流爱鉴湖,木兰舟上倒金壶。

鲈鱼莼菜恋乡国,马湩蒲萄忆帝都。

(0)

钱塘怀古次高则诚韵

钱塘潮上海门深,千古灵胥恨未平。

北斗文星长黯黯,内园官树尚阴阴。

承华殿冷西人语,太乙坛空上帝临。

月黑鄂王祠下路,风吹青火出山林。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