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白云琴,朴斲天地精。
俚耳不使闻,虑同众乐听。
指指法仙法,声声圣人声。
一弹四时和,再弹中古清。
庭前梧桐枝,飒飒南风生。
还希师旷怀,见我心不轻。
我有白云琴,朴斲天地精。
俚耳不使闻,虑同众乐听。
指指法仙法,声声圣人声。
一弹四时和,再弹中古清。
庭前梧桐枝,飒飒南风生。
还希师旷怀,见我心不轻。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情怀的诗,通过对白云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高洁。"朴斲天地精"表明诗人用最纯净、原始的材料制成此琴,象征着追求精神的纯粹和完美。
"俚耳不使闻,虑同众乐听"则透露了诗人对大众审美的超然态度,他不愿让自己的艺术作品被凡俗之耳所听到,而是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欣赏,这种选择性聆听体现出一种文化上的自豪和挑选。
接下来的"指指法仙法,声声圣人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琴的象征意义。这里的"法"和"声"都是超凡脱俗的表现,意味着琴音不仅美妙,还蕴含着高深的哲理和精神力量。
"一弹四时和,再弹中古清"则描绘了琴音的变化,能够弹奏出符合自然界季节更替的和谐旋律,以及穿越时空传递古代清雅之美。这种艺术上的追求与创造,是诗人心灵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庭前梧桐枝,飒飒南风生"中,梧桐树和南风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这也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颂歌,同时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还希师旷怀,见我心不轻"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或艺术大家的向往,以及希望自己的内心世界不被世俗之物所轻视。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传承的尊重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白云琴这一象征,展现了诗人对艺术、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独特感悟。
泾水黄,泾土荒。牧犬豕,饱豺狼,老狼摇毒势最张。
摩牙瞋目据中央,獾不敢过,羊不敢当。
老狼死,子更强,朝岐暮渭恣厥狂。
维我唐,振天纲,一鼓就擒,如水沃汤。
军前面缚魄飞扬,皮毛剥落血淋浪。
旄头落,唐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