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李家童子郎,腹载五车干玉皇。
选德殿后春昼长,天子呼来傍御床。
口角诵书如布谷,眼光骨法俱冰玉。
紫绡轻衫发锦束,万人回头看不足。
莫言幼慧长不奇,杨文公与晏临淄。
老翁笞儿也太痴,欲鞭辕下追霜蹄。
六岁取官曲肱似,春风昼绣归吾里。
生子当如李童子,至如吾儿豚犬耳。
江西李家童子郎,腹载五车干玉皇。
选德殿后春昼长,天子呼来傍御床。
口角诵书如布谷,眼光骨法俱冰玉。
紫绡轻衫发锦束,万人回头看不足。
莫言幼慧长不奇,杨文公与晏临淄。
老翁笞儿也太痴,欲鞭辕下追霜蹄。
六岁取官曲肱似,春风昼绣归吾里。
生子当如李童子,至如吾儿豚犬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六岁就考取官职的神童李家郎,拥有五车干玉般珍贵的学问。春日在选德殿后,他被天子召见至御床旁。他的口才如同布谷一般流畅,眼神骨相都透露出冰清玉洁的气质。他身着紫色轻衫,佩戴锦束,吸引万人回头凝视却仍觉不足。这位神童的智慧并非长久不奇怪,他可与历史上的杨文公和晏子比肩。诗中的老翁对李家郎痴迷至极,想要追随他的马蹄声。但这孩子六岁便取得官职,如同曲肱一般自然而然。春风中他绣像归来,我希望生下的儿子能如李童子一般,而非只像我的儿子般平凡。
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对李家郎的描写展现了他的才华和与众不同的气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天资聪颖之人的赞赏与羡慕。在送别中,诗人表达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如此出色的才能,但又带有一丝自知之明,觉得自己的孩子可能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整首诗通过对神童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对才华的渴望与赞美,以及对于普通人自身局限的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