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别季桐庐》
《寄别季桐庐》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湖寒渌记传杯,三见孤山雪底梅。

脱我素冠惟骨在,听君清话得眉开。

底须政事喧京辇,例合诗人管钓台。

债县近来那可向,江山虽美盍归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tóng
sòng / fāngyuè

hánchuánbēisānjiànshānxuěméi

tuōguānwéizàitīngjūnqīnghuàméikāi

zhèngshìxuānjīngniǎnshīrénguǎndiàotái

zhàixiànjìnláixiàngjiāngshānsuīměiguīlái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作品,题名《寄别季桐庐》。从词语和意境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一湖寒渌记传杯":这里的“一湖”指的是广阔的水面,而“寒渌”则形容冬日湖面的清冷与静谧。诗人通过“记传杯”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

"三见孤山雪底梅":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孤山下的梅花在雪中独自开放,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这个意象也常用来比喻文人墨客独立不群、清高脱俗的情操。

"脱我素冠惟骨在":诗中的“素冠”指的是简单朴素的头饰,这里有双关含义,既形容诗人的简约无华,也隐喻心灵深处的纯净。诗人通过“脱我素冠惟骨在”的表述,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本真的理想。

"听君清话得眉开":这句话表达了与友人的愉悦交流之乐。诗人用“眉开”来形容心情舒畅,这里的“君”指代的可能是某位知己或有共同理想的人士。

"底须政事喧京辇,例合诗人管钓台":这里则转向现实政治生活的繁忙与喧嚣。诗人通过对“政事”的描绘,以及提及古代文学家管仲和乐毅的事迹,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债县近来那可向,江山虽美盍归来":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面对世俗尘杂的无奈,以及对于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这里的“债县”可能指的是某种责任或困扰,而“江山虽美”则是对自然景致的赞叹,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归去,表达了一种放下重负、回归本真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以及对于政治生活与自然美景的独到感悟。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支家口

荡底天鹅杂橹声,南乡今有几长亭。

钱湖未尽沧洲兴,卧看荷花十二汀。

(0)

题应德茂游吴纪事二绝·其一

涧冻冰泉咽,松悬月露清。

何人会真趣,细坐与君评。

(0)

过扬州忆昔四首·其二

空遗蒸壤白如银,不见当年指画因。

高视汉庭无出右,清谈洛学竟成真。

极知羽扇为痴具,更恨乌衣是偶人。

六合车书端有意,百年荆棘已生春。

(0)

次韵张希孟凝云石四首·其四

我爱凝云好,能归万古春。

遗簪三岛客,椎髻八蛮臣。

柏子添清供,梅花写旧真。

天心元不动,东海任扬尘。

(0)

次韵张希孟凝云石四首·其二

我爱凝云好,神清湛欲留。

岷峨千古雪,泰华一天秋。

独鹤离群皎,层冰出涧幽。

无言有深抱,山立正扬休。

(0)

次韵元复初春思三首·其三

远客芳草思,湛湛天外舟。

坐令亲知疏,低徊此淹留。

古树擢奇石,清流汇芳洲。

素心谅有在,胡不为兹游。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