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度晴中阅春景,今朝雨后赏烟光。
轻阴犹恋波澜意,细籁都含花木香。
前度晴中阅春景,今朝雨后赏烟光。
轻阴犹恋波澜意,细籁都含花木香。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烟雨楼复游时所见的景色,充满了细腻的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前度晴中阅春景”,回溯往昔,在晴朗的日子里,诗人曾欣赏过春天的美景。这里通过“前度”二字,巧妙地引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为整首诗奠定了怀旧的基调。
次句“今朝雨后赏烟光”,则将视角转向当下,雨后的烟雾与阳光交织出别样的风景。这里的“烟光”不仅指自然景象,也暗喻了诗人内心微妙的情绪变化,由晴转雨,再到雨后的宁静与清新,情感层次丰富。
接着,“轻阴犹恋波澜意”,轻柔的云层似乎不愿离去,依然依恋着水面的波澜。这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展现出一种温柔而持久的依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最后,“细籁都含花木香”,微风轻拂,花木的香气弥漫四周,每一个细微的声音都仿佛蕴含着大自然的芬芳。这不仅是对嗅觉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的触碰,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烟光、轻阴波澜、细籁花香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