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越王城,日落荒云起。
城中贮暮寒,人立秋声里。
衰草封颓基,残烟连断垝。
石门汉时出,珠江越国水。
山水而有灵,亦忆越王否?
寂寂越王城,日落荒云起。
城中贮暮寒,人立秋声里。
衰草封颓基,残烟连断垝。
石门汉时出,珠江越国水。
山水而有灵,亦忆越王否?
这首清代杨琅树的《越王城》描绘了一幅寂静而苍凉的古城景象。"寂寂越王城"开篇即以静谧的气氛笼罩全诗,暗示了古城的历史沉淀和无人问津的孤独。"日落荒云起",通过日落和升起的荒云,渲染出一种凄迷的氛围,暗示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
"城中贮暮寒,人立秋声里",进一步刻画了傍晚时分的寒冷和秋风中的孤寂,人的存在更显得微小而无助。接下来的"衰草封颓基,残烟连断垝",通过衰败的草丛和残破的遗迹,描绘了古城的衰败和遗迹斑驳,让人想象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对比。
最后两句"石门汉时出,珠江越国水",借石门和珠江的历史痕迹,表达了对古代越王及其时代的怀念,以及对山水是否还记得那段历史的疑问。整首诗以景抒情,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