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草蒙茸花半菲,开门徙倚对春晖。
野人不解主翁意,谷口年年恨未归。
短草蒙茸花半菲,开门徙倚对春晖。
野人不解主翁意,谷口年年恨未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田园风光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待隐园中春天的景象。首先,“短草蒙茸花半菲”一句,通过“蒙茸”与“半菲”两个词,生动地展现了草木初生、花朵含苞待放的状态,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稍显稚嫩的氛围。接着,“开门徙倚对春晖”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温暖与明媚,仿佛诗人推开园门,便能直接拥抱到春日的阳光,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然而,诗的后两句情感转向,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野人不解主翁意,谷口年年恨未归”,这里的“野人”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或是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似乎在表达,尽管眼前是如此美丽的春景,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对家的思念与追求的深刻揭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归宿的向往,情感丰富,意味深长。
京浙尘埃,闽峤风霜,不觉催老。
封侯事付儿曹,懒把菱花频照。
明光赋笔,那知白首山中,年年管领闲花草。
叩角夜漫漫,问何时能晓。堪笑。
空有传世千篇,正似病呻饥啸。
欲傲王侯,早被王侯相傲。
盖棺事定,即今老子犹龙,荣枯得丧浑难料。
无酒不须愁,问黄花知道。
采采陌上桑,采之不盈筐。
云何不盈筐,欢子在中肠。
车马从何来,云是大国王。
呼妾欲共载,恐惕涕沾裳。
君民分固严,敢乱夫妇纲。
有罪妾当诛,宁当荐匡床。
夫君即我天,岂必侍中郎。
再拜前致词,蚕饥采桑忙。
王其早还宫,宫中多艳妆。
冰枝压路不可行,健夫快斧声丁丁。
南山未得过车道,北山复作发屋声。
低枝丛薄亦可喜,但觉身过琉璃城。
山高路滑凛欲跌,拄杖赖有青童君。
平安度岭笑相贺,榾柮快煖胭脂春。
夜投野店且熟睡,明日阴晴明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