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树藏山石作门,鱼矼水带洗花痕。
莺声又在鸡声外,老不胜官只住村。
竹树藏山石作门,鱼矼水带洗花痕。
莺声又在鸡声外,老不胜官只住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景象。首句“竹树藏山石作门”,以竹林和树木掩映着山石,仿佛山石成了进入这自然之美的门户,营造出一种隐秘而幽静的氛围。次句“鱼矼水带洗花痕”,通过鱼儿游动的水道,带走了花瓣留下的痕迹,展现了水的灵动与自然的和谐。第三句“莺声又在鸡声外”,巧妙地将黄莺的啼鸣与鸡鸣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秩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独特感受。最后一句“老不胜官只住村”,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归隐之心,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遥望城头多稼亭,亭边霜桧老更青。
当年老守携稚子,芒鞋葵扇绕城行。
腊前移梅春插柳,蹋雪冲泥不停手。
柳未成阴梅稚花,著帽又迎新太守。
后来新守复迎新,到今新旧知几人。
向来手植今在否,寄与此诗聊问春。
琅琅环佩三千,一楼玉立中端委。
瑶琚碾就,襄王故国,屈平遗里。
多少铅华,飞琼涂抹,一时挼碎。
记少年驰逐,银杯缟带,几番被、鸡呼起。
冷入重貂如水。鬓丝丝、叹非前比。
羔儿满泛,狮儿低唱,飘风过耳。
冰释边忧,春生民乐,欢形佐史。
倩何人蜚奏,五云天上,助吾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