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沈存西至自端州》
《喜沈存西至自端州》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西风一棹到仙城,话彻端州共此情。

洒落自然天下士,高閒犹近水云声。

材华令子知名重,老大如君觉世轻。

我病喜逢重九日,此中无地可同凭。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名为《喜沈存西至自端州》。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沈存西在仙城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首联“西风一棹到仙城,话彻端州共此情”,开篇即以“西风”和“一棹”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友人沈存西乘着小舟,穿越西风,来到这仙境一般的所在,与诗人共叙旧情。这里的“仙城”不仅指实际的地理位置,也象征着心灵的归宿,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颔联“洒落自然天下士,高閒犹近水云声”,进一步赞美了沈存西的品性,称其为“洒落自然”的天下之士,无论是在高雅的闲适之中,还是在水云相接的自然环境中,都能感受到他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沈存西人格的高洁与超凡脱俗。

颈联“材华令子知名重,老大如君觉世轻”,转而赞颂沈存西的才华与品德,指出他的名声和才华令人敬重,即便年岁已长,仍能保持内心的轻盈与豁达,不被世俗所累。这里既是对沈存西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是诗人对其精神境界的深刻认同。

尾联“我病喜逢重九日,此中无地可同凭”,则表达了诗人因病而难以与友人一同庆祝重阳佳节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相聚时光的珍惜。最后一句“此中无地可同凭”似乎暗示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更多时光的愿望,但又无奈于现实的局限。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品性的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偈颂十五首·其五

回首光阴若转蓬,看看九夏又将终。

快须悟取玄中句,莫逐情尘枉用功。

(0)

无馀居士斋壁有沈传师游道山岳麓诗石刻穆仲等和之因亦次韵

湘西胜景岂易论,群山腾闯万里奔。

鹤泉一麓骞鹏噣,松风十里藏祇园。

当时侍御偶题写,笔力孰敢争雄尊。

东京少年妙词藻,南阳旧族齐阴樊。

天心月胁出奇语,使我展读忘朝昏。

差差戈剑隐一敌,落落旗鼓严千屯。

无馀居士厉幽志,细研六艺方专门。

冻骭娇儿惯肠苋,啼饥瘦妇馀泪痕。

惟君德义允相惬,每穷道妙角与根。

他人劝酒惊逐魂,二子频酌勤空樽。

醉中诗成渺江海,风外幡影徒飞翻。

卷藏箧笥已戢戢,风生襟袖何轩轩。

嗟乎我亦有馀腐,陋哉羊政囚华元。

(0)

美景天湖呈六六。

(0)

偈颂一一二首·其五十二

龙门潦倒,告报诸人。既然如是,何故因循。

(0)

偈颂一一二首·其五十

作无作作,贯色通声。水中盐味,不见其形。

(0)

偈颂一一二首·其二十四

世人尽道路行难,本分真金入火看。

炼去炼来金体净,一槌打作玉栏干。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