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一二首·其五十》
《偈颂一一二首·其五十》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作无作作,贯色通声。水中盐味,不见其形。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释清远的《偈颂一一二首》中的第五十首,它以一种抽象而深邃的方式探讨了禅宗哲学的核心概念。诗中“作无作作”暗示了事物的本质并非通过外在形式或行为来定义,而是内在的、无形的。这里的“无作”意味着不做任何刻意的作为,而“作作”则可能是指看似有为的行为。这种矛盾的表述,实际上是在强调真正的存在和行动并非显而易见,而是超越了表面现象。

“贯色通声”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意指色彩和声音的连贯性和穿透性,它们不仅仅是感官体验,更蕴含着深层的意义和连接。这与佛教中关于“法界缘起”的观念相呼应,即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没有孤立的存在。

“水中盐味,不见其形”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深化,用水中看不见的盐味比喻那些难以直接感知但又无处不在的真理或本质。盐味虽不可见,却能深刻地影响水的味道,正如真理或本性虽然不易察觉,却能深远地影响我们的存在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引导读者去思考那些超越表面、触及本质的真理,以及这些真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和影响我们。它体现了禅宗追求直觉、洞察事物本质的精神,同时也蕴含了对宇宙万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送张京与之宰解县·其三

栖迟出处略相同,握手论情一笑逢。

便作他年林下约,一樽相对两衰翁。

(0)

和倅车韵·其一

斯文天意属吾曹,技痒何由一快搔。

莫抚断弦思凤髓,如公便可将风骚。

(0)

泊舟盐桥儿子洙辄于市买历尾题云客里其如日费多因取笔足成一诗

蹭蹬生涯一钓蓑,东西淮海信涛波。

乱来益觉人情薄,客里其如日费多。

麟阁壮图今老矣,菟裘归计奈贫何。

越吟楚奏那能已,时倚哀弹拍棹歌。

(0)

中秋夜清坐读欧阳公正统论二首·其一

稍觉清凉换縠衣,独怜衰鬓与秋期。

清樽浪作经年计,黄卷长怀万古悲。

蛩咽幽吟愁露草,鹊翻寒影绕风枝。

此生此念能忘否,梦破苍龙西去时。

(0)

酬赠黄倅

翰墨文章妙若神,风流谈笑绝纤尘。

才华最盛东西蜀,闻望相高一二人。

清夺峨眉千岁雪,丽如锦水万花春。

我生不识东坡老,犹及颐庵见后身。

(0)

车驾还汴

孝感天心格,忧勤国步艰。

贾生休赋鵩,贡禹欲弹冠。

白发他乡客,清尊此夕欢。

如闻京兆尹,拜表请回銮。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