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高楼望眼开,春愁无数逐人来。
官河二月冰初合,水国经年雁未回。
歧路关心妨斥堠,野田生事入蒿莱。
何须更问门前柳,深放黄金作酒杯。
独上高楼望眼开,春愁无数逐人来。
官河二月冰初合,水国经年雁未回。
歧路关心妨斥堠,野田生事入蒿莱。
何须更问门前柳,深放黄金作酒杯。
这首《春愁》由明代诗人谢铎所作,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与感慨。
首句“独上高楼望眼开”,描绘出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远眺远方的情景,一个“独”字,便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之情展露无遗。接着,“春愁无数逐人来”,春天的美景本应带来生机与喜悦,然而在诗人心中却化作了无尽的愁绪,仿佛这愁绪如同春日的花朵般,随风飘散,无处不在。
“官河二月冰初合,水国经年雁未回。”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官河上的冰刚刚开始融化,象征着季节的更替,而远方的大雁仍未归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哀伤。冰与雁,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歧路关心妨斥堠,野田生事入蒿莱。”诗人站在高楼上,面对着前方的道路(歧路),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斥堠,古代用于瞭望敌情的土堡,这里比喻诗人对未知世界的警惕与恐惧。野田中的生事,即生活琐事,入蒿莱则形容这些琐事杂乱无章,难以处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碎与未来不确定性的无奈与困扰。
最后,“何须更问门前柳,深放黄金作酒杯。”诗人似乎在劝慰自己,不必再为门前的柳树而烦恼,不如将心中的愁绪化为美酒,以金杯盛放,尽情享受片刻的欢愉。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愁绪的释怀,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愁绪的深刻反思,以及在困境中寻求解脱的智慧与勇气。
一点瓜香破醉眠,误它酒客枉流涎。
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头玉井莲。
初喜晓光将莞尔,竟羞午影不嫣然。
忽看吐下金樱核,蔌蔌声乾暮叶边。
一霎滂沱一霎晴,檐间点滴尚残声。
水将树影乱揉碎,月与日光相对明。
试数六宵还五雨,坐令夏热作秋清。
儿曹小住休归去,更听风蝉子细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