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丘秀才游越》
《送丘秀才游越》全文
唐 / 皎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山情与诗思,烂熳欲何从。

夜舸谁相逐,空江月自逢。

春期越草秀,晴忆剡云浓。

便拟将轻锡,携居入乱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qiūxiùcáiyóuyuè
táng / jiǎorán

shānqíngshīlànmàncóng
shuíxiāngzhúkōngjiāngyuèféng

chūnyuècǎoxiùqíngyǎnyúnnóng
便biànjiāngqīngxiéluànfēng

注释
山情:山中的情感、感受。
诗思:作诗的灵感与思绪。
烂熳:形容景物茂盛,情绪高涨的样子。
何从:不知如何是好,无从选择。
夜舸:夜晚的小船。
逐:追逐,这里指陪伴。
空江:寂静的江面。
月自逢:只有月亮与之相遇,暗示孤独。
春期:春天的期望。
越草秀:越地的草木长得茂盛美好。
晴忆:在晴朗时回忆。
剡云浓:剡溪的云层浓厚,形容风景美丽。
便拟:随即打算。
轻锡:轻便的禅杖,比喻简单的行装。
携居:携带居住所需。
乱峰:杂乱的山峰,形容隐居之地幽深。
翻译
山中情感与诗意,繁盛烂漫不知所措。
夜间小船有谁相伴?唯独江面月影相逢。
春天期待越地草木茂盛,晴天回忆剡溪云雾浓厚。
随即打算拿起轻便的禅杖,搬进杂乱的山峰居住。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自然景色的无限向往。"山情与诗思,烂熳欲何从"一句,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热烈感情和丰富的诗意,这些情感和思想如同沸腾的泉水,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其流向。"夜舸谁相逐,空江月自逢"则是一个美丽的画面,夜晚的船只似乎没有特定的方向,只是随波逐流,而那孤独的月亮,则如同旧友一般,不期而遇地出现在寂静的江面上。

"春期越草秀,晴忆剡云浓"这两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清明。春天万物复苏,草木竞相争艳,而诗人的思绪却飞扬在高远的地方,与那剪裁不凡、浓郁丰富的云端遥相呼应。

"便拟将轻锡,携居入乱峰"表达了诗人想要放弃世俗的重负,以一种超脱的心态,随波逐流地生活在山野之间。"轻锡"暗示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而"携居入乱峰"则是对这种生活理想的具体描绘,是诗人想要逃离尘世喧嚣,与大自然为伴,寻找心灵深处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写,以及对友情和自由生态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朝代:唐   字:清昼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生辰:730-799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猜你喜欢

正月三日即景

年华今日叶三阳,微雨初睛曙色光。

胜地谁游邛竹杖,名园仍守古柴桑。

衣冠揖让分甘赠,杯勺纵横索酒尝。

赢得老夫仍独坐,欲寻梅柳问东皇。

(0)

颂张焕堂司马德政二首·其二

榆社归来叹二毛,太平幸得好官曹。

甘棠树下新祠宇,细柳门前旧节旄。

酌水自盟心不扰,销兵能使俗无嚣。

磺溪今日逢龚遂,赖有循良竞卖刀。

(0)

仿元人东阳十咏·其五旧剑

依旧龙光射斗牛,鹈膏零落几经秋。

难于死后交情见,说到微时下诏求。

当酒莫教谈世事,替人曾记了恩仇?

十年敝匣摩沙遍,鼙鼓西风伴故侯。

(0)

闻雷

二十四气候,循环为天时。

化工原有准,翕辟本无私;

如何未启蛰,雷电乃并施?

彼苍诚太急,此事谁主持?

将毋切仁爱,庶类待蕃滋;

鼓之使及早,欲长其生机?

我闻田叟叹,谓此总未宜。

阴多晴必少,符合若龟蓍。

可徵天地大,人犹或憾之。

与其泄而速,不若秘而迟。

遵养以应节,位育有纲维。

我欲问诸天,苍苍高不知。

(0)

寄寿舍亲何东麓先生七十华诞歌

接龙桥畔相江澳,江迎路转幽人屋。

屋边百万青琅玕,潭水潇潇九月寒。

别业流杯近东麓,曳裾王门归濯足。

晚年得子子能书,万事已足况其馀。

闻说古希开寿筵,因风寄赋南山篇。

(0)

次韵和夏桂洲癸巳孟春斋居之作

初春夜气着人寒,坐点更筹夜未阑。

面壁东垣如梵寺,窥人西月过长安。

幸逢圣世寅三礼,尚想虞廷命九官。

赖有公馀大宗伯,诗筒排日下吟坛。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