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身不自在,犹如脆风坏。
命尽骸归土,形移更受胎。
犹如空尽月,凡数几千回。
换皮不识面,知作阿谁来?
危身不自在,犹如脆风坏。
命尽骸归土,形移更受胎。
犹如空尽月,凡数几千回。
换皮不识面,知作阿谁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的《回波乐》系列之一,通过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生命轮回和个体认知的主题。
“危身不自在,犹如脆风坏。” 开篇以“危身”形容生命的脆弱与不自由,将生命比作易碎的风中之物,形象地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命尽骸归土,形移更受胎。” 接着描述生命的终结与新生,骸骨归于尘土,生命形态在轮回中变换,暗示了生命的循环往复。
“犹如空尽月,凡数几千回。” 以“空尽月”比喻生命的反复轮回,如同月亮的盈亏变化,强调了生命的周期性和重复性。
“换皮不识面,知作阿谁来?” 最后两句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在生命的不断轮回中,个体是否能保持自我认知,还是每一次重生都像是换了新皮,忘记了前生?这引发了对自我连续性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生命、死亡、轮回和自我认知等哲学主题,展现了王梵志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出自蓟门行,行行望天北。
何处愁杀人,黑风走沙石。
华裾者谁子,意气万人敌。
金鞍鞁白马,奋飞虎生翼。
书生尔何为,不草相如檄。
徒有经济心,壮年已斑白。
放棹花溪去,重来访草堂。
菰蒲依静渚,杨柳绕回塘。
野堑棨高下,山墙竹短长。
槁梧含古色,瘦菊减清香。
鼙鼓檛三叠,旌旗列两行。
花娘纷舞袖,座客竞飞觞。
酱蘸生葱白,齑浇熟韭黄。
洪炉催捲饼,匕首割烧羊。
大笑诸公醉,高谈小子狂。
城关犹未掩,冠盖已飞扬。
鸟语青松里,人行锦树傍。
杜陵轻出峡,千古隔潇湘。
久谓儒冠误,穷愁方弃书。
十年心不展,万里意何如。
司马归无屋,冯驩出有车。
吾曹犹未化,烂醉且穹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