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羽千营臂角端,平明卷幕北风寒。
青天西挂黄河水,立马长榆塞外看。
负羽千营臂角端,平明卷幕北风寒。
青天西挂黄河水,立马长榆塞外看。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与戍边将士的英勇形象。首句“负羽千营臂角端”,以“负羽”点明士兵们背负弓箭,准备出征,而“千营”则展现出军队的庞大阵容,暗示着即将展开的一场重要战役。接着,“臂角端”三字生动地刻画了士兵们整装待发、精神饱满的状态。
第二句“平明卷幕北风寒”,将时间设定在清晨,太阳初升,晨风凛冽,营造出一种肃穆而又紧张的氛围。这里的“卷幕”既指帐篷的帘幕被风吹动,也暗喻着战争的序幕即将拉开,预示着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即将到来。
第三句“青天西挂黄河水”,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黄河水比作挂在天边的蓝色绸带,不仅展现了黄河的壮阔与美丽,也象征着边疆的辽远和广阔。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边防战士守护这片土地的崇高敬意。
最后一句“立马长榆塞外看”,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自己骑马站在长榆树之外,眺望远方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边塞风光的直接描绘,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边防战士英勇无畏精神的钦佩和对国家安宁的深深祝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
此中有人人不识,半生清福世难匹。
出门不问阴与晴,两鬓蓬松常戴笠。
路行不问平与陂,两脚踉踾惟着屐。
彳亍岂畏行泥中,褰衣却似防荆棘。
茫茫天地大如许,尔状胡为偏局蹐。
共说前身是岁星,目光烱烱能射人。
便便腹中何所有,有物不合时人情。
相逢开口但长笑,如狂如醉如顽冥。
年过半百未为老,自叹避人胡不蚤。
徬徨四顾将何之,土木形骸殊潦倒。
岂从湘水问三闾,岂向商山寻四皓。
接舆荷蒉岂尔徒,易羖饭牛何足道。
有母有子且有孙,饘粥有田居有村。
独无朋友及兄弟,一形一影相盘桓。
无名无字并无姓,不衣不履亦不冠。
非儒非老复非佛,寤寐周孔怀玙璠。
有时焚香读内景,有时合掌皈空门。
好水好山时汗漫,渔人□泽耕让畔。
入群鸟兽皆不惊,爱憎何事犹相半。
人之君子人小人,呼马呼牛那可问。
此图一出满堂哄,亦知状貌非凡庸。
庙廊城市无此辈,烟霞丘壑时能容。
按图试去问老圃,老圃不识问老农。
溪边老渔拍掌问,戴笠着屐来何从。
春梦婆子却惊答,可是学士苏坡翁。
世人争欲问其状,暗中模索难为工。
清福古今只有两,是耶非耶将无同。
吁嗟乎,是耶非耶将无同,东坡老子西园公。
《西园公清福图歌》【明·张萱】此中有人人不识,半生清福世难匹。出门不问阴与晴,两鬓蓬松常戴笠。路行不问平与陂,两脚踉踾惟着屐。彳亍岂畏行泥中,褰衣却似防荆棘。茫茫天地大如许,尔状胡为偏局蹐。共说前身是岁星,目光烱烱能射人。便便腹中何所有,有物不合时人情。相逢开口但长笑,如狂如醉如顽冥。年过半百未为老,自叹避人胡不蚤。徬徨四顾将何之,土木形骸殊潦倒。岂从湘水问三闾,岂向商山寻四皓。接舆荷蒉岂尔徒,易羖饭牛何足道。有母有子且有孙,饘粥有田居有村。独无朋友及兄弟,一形一影相盘桓。无名无字并无姓,不衣不履亦不冠。非儒非老复非佛,寤寐周孔怀玙璠。有时焚香读内景,有时合掌皈空门。好水好山时汗漫,渔人□泽耕让畔。入群鸟兽皆不惊,爱憎何事犹相半。人之君子人小人,呼马呼牛那可问。此图一出满堂哄,亦知状貌非凡庸。庙廊城市无此辈,烟霞丘壑时能容。按图试去问老圃,老圃不识问老农。溪边老渔拍掌问,戴笠着屐来何从。春梦婆子却惊答,可是学士苏坡翁。世人争欲问其状,暗中模索难为工。清福古今只有两,是耶非耶将无同。吁嗟乎,是耶非耶将无同,东坡老子西园公。
https://shici.929r.com/shici/T49snDp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