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琴碎后不胜愁,絮酒新浇土一抔。
冢上麒麟那入画,江前鸿雁已分俦!
知君遗恨犹瞠目,似我孤忠敢掉头!
来岁东风寒食节,可能重到剪青楸?
牙琴碎后不胜愁,絮酒新浇土一抔。
冢上麒麟那入画,江前鸿雁已分俦!
知君遗恨犹瞠目,似我孤忠敢掉头!
来岁东风寒食节,可能重到剪青楸?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名将张煌言所作的《哭定西侯墓》,表达了对故去的定西侯的深深哀悼和怀念之情。首句“牙琴碎后不胜愁”以琴声破碎象征哀思无法排解,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沉重悲痛。接着,“絮酒新浇土一抔”描绘了为墓地祭奠的情景,表达对亡者的敬仰与哀思。
“冢上麒麟那入画”运用麒麟比喻定西侯的英勇形象,暗示其虽已逝去,但英姿仍在人们心中。而“江前鸿雁已分俦”则借鸿雁成双,反衬出自己与亡友的永诀,孤独无依。“知君遗恨犹瞠目”想象定西侯在九泉之下仍带着遗憾,瞪大眼睛难以瞑目,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切同情。
最后两句“来岁东风寒食节,可能重到剪青楸?”预设明年寒食时节,诗人希望能再次来到墓前凭吊,剪除坟头的青草,寄托对故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张煌言对战友的忠诚和哀悼之情。
读书何如事耕种,唇腐头童得饥冻。
半生塌翼堕江湖,仰视群飞困嘲弄。
闭门诵说不知悔,时以圣贤资折中。
饥来驱我向京华,为米折腰随所用。
一官此固初不恶,浪以讨论辞冗从。
梅公据鞍殊矍铄,满腹精神比钱凤。
新诗借我快笔端,省向江南赋云梦。
向来高门迩衡陋,杖履时来窥牖瓮。
今公三径为谁开,顾我五穷那易送。
会当投檄复言归,时访祇园谈不共。
往者南阳耕,相望鹿门翁。
时来拜床下,鸡黍相与同。
安知田舍中,离凤友伏龙。
我疑两州间,地美物亦丰。
故应钓游处,清泉荫高松。
人英何代无,傥有前贤风。
弓旌恐难致,羔雁或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