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竹擘吟笺,正是赏梅时节。
便把这些清致,作东湖三绝。
帝家金鼎待调羹,何似且休折。
却爱玉楼清弄,褪霏霏香雪。
对竹擘吟笺,正是赏梅时节。
便把这些清致,作东湖三绝。
帝家金鼎待调羹,何似且休折。
却爱玉楼清弄,褪霏霏香雪。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赏梅时的景象与情感。开篇“对竹擘吟笺,正是赏梅时节。”展现了作者在竹林中欣赏梅花的情景,“擘吟”指的是轻轻地弹奏笛子,“笺”则是一种古代的书信纸,这里可能比喻着诗人手中的扇子或其他物品。接下来的“便把这些清致,作东湖三绝。”表明作者将这份赏梅的清幽之感与东湖相结合,将其视为三种绝妙之景。
紧接着,“帝家金鼎待调羹,何似且休折。”这里的“帝家金鼎”象征着皇家的尊贵和权力,而“待调羹”则可能指等待着用来烹饪美味佳肴的器具。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对梅花之美的赞赏,认为即使是皇家珍宝,也比不上这份清幽。
最后,“却爱玉楼清弄,褪霏霏香雪。”“玉楼”可能指的是一种高雅的居所或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空间。这里的“清弄”则是对乐器演奏时清脆声音的描写。而“褪霏霏香雪”则形容梅花飘落如轻纱般细致,每一朵都带着淡淡的香气,宛如雪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赏梅景象的精美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与艺术上的追求。
大方广佛三身具,境号华严普贤住。
三千净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
底事眉山迹偏显,端由象法时将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线顿开方便路。
将欲神变惊凡目,故敛光芒归窘步。
示现虽同人异见,开遮未判谁无惧。
臂力遥擎妙喜来,顶光近摄清凉互。
我来亲睹未曾有,方审传闻元不误。
阳春正值风日好,阴雨不逢雷雹怒。
入梦惟忧神鬼知,乘危暗有龙天护。
招提问路方上征,世界当空已先布。
千林寂历鸟声少,万岭奔腾云气聚。
高峰初到甫休歇,圆相俄惊成指顾。
一壶恍入物外天,五里知非世间雾。
感通咫尺捷影响,变灭须臾嗟电露。
公居福地宝岩对,身享耆年仙籍附。
两禁高辞法从班,一灯久续禅宗炷。
正始馀风独后凋,建安逸驾争先骛。
忽聆酬唱便随喜,要与见闻俱得度。
愿公且见宰官身,一宅常与轩冕寓。
《刘侍郎见和再用韵》【宋·王之望】大方广佛三身具,境号华严普贤住。三千净土毛孔吞,百亿化身尘刹赴。底事眉山迹偏显,端由象法时将暮。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线顿开方便路。将欲神变惊凡目,故敛光芒归窘步。示现虽同人异见,开遮未判谁无惧。臂力遥擎妙喜来,顶光近摄清凉互。我来亲睹未曾有,方审传闻元不误。阳春正值风日好,阴雨不逢雷雹怒。入梦惟忧神鬼知,乘危暗有龙天护。招提问路方上征,世界当空已先布。千林寂历鸟声少,万岭奔腾云气聚。高峰初到甫休歇,圆相俄惊成指顾。一壶恍入物外天,五里知非世间雾。感通咫尺捷影响,变灭须臾嗟电露。公居福地宝岩对,身享耆年仙籍附。两禁高辞法从班,一灯久续禅宗炷。正始馀风独后凋,建安逸驾争先骛。忽聆酬唱便随喜,要与见闻俱得度。愿公且见宰官身,一宅常与轩冕寓。
https://shici.929r.com/shici/ckfBA91NrT.html
当年英妙曳青衿,曾习王褒盛德吟。
骥騄作驹期万里,鸾凰振翼便千寻。
驰声场屋谁勍敌,好事侯邦尽赏音。
古语美成须在久,愿君长保岁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