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其四》
《和历阳守张仲智观梅五首·其四》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夜烧红烛照梅花,刺史风流自一家。

待得残英上丹脸,韶华端复到山茶。

(0)
翻译
夜晚点燃红烛照亮梅花,刺史的风雅如同自家独有。
等到花瓣凋零染红脸颊,美好的时光又将来到山茶花期。
注释
红烛:红色的蜡烛,象征着夜晚的明亮和温暖。
刺史:古代官职,这里指地方长官,可能暗指某位文人官员。
风流:形容人的才情出众,风雅潇洒。
丹脸:比喻女子脸颊红润,也暗示春天的到来。
韶华:美好的时光,青春年华。
山茶:一种植物,春季开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赏梅的画面。"夜烧红烛照梅花",通过红烛的光亮,把梅花衬托得更加洁白和孤傲,这种赏梅方式显得既神秘又富有情趣。"刺史风流自一家",这里的“刺史”指的是张仲智,他的品格或生活态度在诗人看来,是独一无二的,带有一种超然世外的韵味。

"待得残英上丹脸"一句,诗人等待梅花开放到最后时刻,那些尚未完全开放的花朵,就像带着淡淡红晕的面颊一样美丽。"韶华端复到山茶"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循环,春天的繁华(韶华)即将过去,而山茶也将重新成为景致。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赏梅的描写,以及对梅花生命周期的观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赞美高洁的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张仲智品格的仰慕和认同。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和原父扬州六题·时会堂二首之一}

积雪犹封蒙顶树,惊雷未发建溪春。
中州地暖萌芽早,入贡宜先百物新。

(0)

和原父扬州六题·竹西亭}

十里楼台歌吹繁,扬州无复似当年。
古来兴废皆如此,徒使登临一慨然。

(0)

解官後答韩魏公见寄

报国勤劳已蔑闻,终身荣遇最无伦。
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
侍从籍通清切禁,笑歌行作太平民。
欲知念旧君恩厚,二者难兼始两人。

(0)

禁中见◇红牡丹

盛游西洛方年少,晚落南谯号醉翁。
白首归来玉堂署,君王殿後见◇红。

(0)

借观五老诗次韵为谢

脱遗轩冕就安闲,笑傲丘园纵倒冠。
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尽传看。

(0)

琅琊山六题·琅琊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