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外莺声度翠微,轻裁白苧试新衣。
深山岁月凭开落,浮世犁蓑无是非。
江色净涵林气薄,雨光留湿石苔肥。
青藜何处归来晚,满地月明乌鹊飞。
柳外莺声度翠微,轻裁白苧试新衣。
深山岁月凭开落,浮世犁蓑无是非。
江色净涵林气薄,雨光留湿石苔肥。
青藜何处归来晚,满地月明乌鹊飞。
这首明代诗人邱云霄的《夏日田家杂兴(其二)》描绘了一幅夏日乡村生活的画面。首句“柳外莺声度翠微”,以生动的视听结合,展现出柳树之外,黄莺的鸣叫声穿越青翠的山色,营造出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氛围。次句“轻裁白苧试新衣”则描绘了农人穿着新衣裳在田间劳作的情景,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年的期待。
“深山岁月凭开落,浮世犁蓑无是非”两句,诗人借深山的花开花落,寓意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沉浮,表达对世间纷扰的超脱态度,认为在田野劳作中,无需过多的世俗评判。
“江色净涵林气薄,雨光留湿石苔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江水清澈,林木气息清新,雨后的石头上苔藓湿润,这些细节描绘出夏日乡村的恬静与湿润。
最后,“青藜何处归来晚,满地月明乌鹊飞”以月夜归巢的乌鹊作为结尾,既增添了夜晚的诗意,也暗示着农人结束一天劳作,回归家园的温馨场景。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
记丹霄亲闻天语,长聊词赋能擅。
右银台路承恩最,切名重槐应观。
瑶水宴,早应制,诗成禁里争传遍。
红墙隔断,奈旧日神交,几年联籍,相见恨遍晚。
莼鲈兴,要趁秋帆稳便,碧空万里云敛。
洞庭香橘千头熟,到及新霜红染。
南去雁,恰一路,随君影落吴洲远。
江城岁晏,恣小榼轻舟,落梅残雪,寄我醉吟卷。
桐帽棕鞋,溪翁园叟,六枝灵寿藤稳。
临水登山,寻花踏月,鹤鹿衔芝相引。
共说升平事,同看遍、晚松朝槿。
喜无杂姓幽栖,敢说一家肥遁。
正德年间诸老,算比并前贤,后先招引。
宗法家规,衣冠礼让,伯仲儿孙相准。
耆旧黄山录,羡遗韵、风流未尽。
入画须眉,尽人摹作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