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惨秋痕吹欲断,香冷藕花中。塞北谁传数点红。
春信到西风。曾向武陵深处见,惊问旧时红。
许放渔郎一棹通。桂子傍芙蓉。
凄惨秋痕吹欲断,香冷藕花中。塞北谁传数点红。
春信到西风。曾向武陵深处见,惊问旧时红。
许放渔郎一棹通。桂子傍芙蓉。
这首《武陵春·秋日见桃花》由清代诗人顾贞立所作,描绘了秋日里意外发现桃花的景象,别有一番风味。
“凄惨秋痕吹欲断,香冷藕花中。” 开篇以“凄惨”二字渲染秋日的萧瑟氛围,秋风似乎要将一切悲凉之感吹散,而“香冷藕花中”则在冷寂之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藕花虽已凋零,但其香气犹存,给人以淡淡的慰藉。
“塞北谁传数点红。” 这句将视线从江南的秋景转向北方,仿佛在遥远的塞北,也有人在传颂着那几点红色的桃花,这种跨越地域的共鸣,增加了诗歌的广度和深度。
“春信到西风。” 西风送来了春天的消息,这与前文的秋日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季节的更迭,生命的轮回。
“曾向武陵深处见,惊问旧时红。” 武陵,即桃花源,这里诗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桃花源,对那曾经的红色桃花感到惊喜与好奇,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许放渔郎一棹通。” 诗人希望能让渔人划船进入这片桃花林,体验那份宁静与美好,体现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桂子傍芙蓉。” 最后一句,桂花与荷花并列,象征着高洁与清雅,同时也寓意着美好的情感与纯洁的心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里意外发现桃花的惊喜与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回味无穷。
碧池如染,把玻璃甃就,纤埃都绝。
西国夫人空里坠,圆盖亭亭排列。
莹质无瑕,尘心不染,远社堪重结。
当时盛事,虎溪茗碗翻雪。
千载此意谁论,人争买笑,醉眼看罗袜。
坐上如今皆我辈,素蕴从来蠲洁。
击节临风,停杯对月。浩气俱英发。
两翁仙举,玉堂正在金阙。
东略扶桑还挂席,朔雪颠风经赤壁。
欲呼龙伯出珠宫,戏上君山吹玉笛。
仙人未熟长生酒,故遣玄冰冻湖口。
洞庭千里一镜中,烟鬟黛抹空回首。
丹经素书旧岩丘,长歌归去吾不留。
他年酒熟当劝客,鹤使相寻缙云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