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池如染,把玻璃甃就,纤埃都绝。
西国夫人空里坠,圆盖亭亭排列。
莹质无瑕,尘心不染,远社堪重结。
当时盛事,虎溪茗碗翻雪。
千载此意谁论,人争买笑,醉眼看罗袜。
坐上如今皆我辈,素蕴从来蠲洁。
击节临风,停杯对月。浩气俱英发。
两翁仙举,玉堂正在金阙。
碧池如染,把玻璃甃就,纤埃都绝。
西国夫人空里坠,圆盖亭亭排列。
莹质无瑕,尘心不染,远社堪重结。
当时盛事,虎溪茗碗翻雪。
千载此意谁论,人争买笑,醉眼看罗袜。
坐上如今皆我辈,素蕴从来蠲洁。
击节临风,停杯对月。浩气俱英发。
两翁仙举,玉堂正在金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思考。
“碧池如染,把玻璃甃就,纤埃都绝。” 这几句描绘了一片清澈见底的水面,没有半点尘埃,宛如用玻璃制成的镜子一般明净。这里的“碧池”象征着纯洁无瑕的境界。
“西国夫人空里坠,圆盖亭亭排列。” 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装饰物或建筑,通过对其形状和排列方式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赏识与追求。
“莹质无瑕,尘心不染,远社堪重结。” 这几句强调了一种材质和精神上的纯净,不受外界污染。同时,“远社”可能暗示着对远古或遥远事物的怀念,而“堪重结”则表现了这种记忆或情感的深刻与持久。
“当时盛事,虎溪茗碗翻雪。” 这里提及的是一种特定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即使读者联想到了古代某种盛世美好的事物。虎溪茗碗翻雪则是对这种美好的生动写照。
“千载此意谁论,人争买笑,醉眼看罗袜。”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人们追求和争夺这些美好的现象。同时,“醉眼看罗袜”则描绘了一种宴席上的欢愉场景。
“坐上如今皆我辈,素蕴从来蠲洁。” 这里诗人提到了与自己同一时代的人们,以及他们所保持的纯净无瑕的品质。
“击节临风,停杯对月。浩气俱英发。” 这几句则描绘了一种宴席上的情景,人们在风中击节高声歌唱,在明月之下举杯畅饮,表现了一种豪迈奔放的情感与气概。
“两翁仙举,玉堂正在金阙。” 最后几句则可能指向了某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或是对某个特定场所的描绘,通过这种描述增添了一种神秘而高洁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和历史盛事的回忆,以及对于纯净精神与豪迈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
吁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
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
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
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昨者到京城,屡陪高车驰。
周行多俊异,议论无瑕疵。
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
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巘。
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
连日或不语,终朝见相欺。
乘闲辄骑马,茫茫诣空陂。
遇酒即酩酊,君知我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