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望寒光万里馀,钓舟隐隐浪灯疏。
山河亦有阳回处,天地何当日浴初。
千丈长鲸翻浪紫,三更高阁听鸡舒。
野人乍识扶桑胜,愿作沧江一老渔。
入望寒光万里馀,钓舟隐隐浪灯疏。
山河亦有阳回处,天地何当日浴初。
千丈长鲸翻浪紫,三更高阁听鸡舒。
野人乍识扶桑胜,愿作沧江一老渔。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海的辽阔与深邃,以及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首句“入望寒光万里馀”,开篇即以寒光万里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接着,“钓舟隐隐浪灯疏”一句,通过隐现的渔船和稀疏的灯光,进一步勾勒出海面的动态美,使画面更加生动。
“山河亦有阳回处,天地何当日浴初。”这两句诗则将视角从海面转向更广阔的天地,表达了对自然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赞美。山河有其温暖回归之时,天地间也有初升太阳的时刻,这种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
“千丈长鲸翻浪紫,三更高阁听鸡舒。”这两句诗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中巨鲸翻腾的壮观景象,以及高阁之上鸡鸣的清脆之声,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也暗示了人间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野人乍识扶桑胜,愿作沧江一老渔。”诗人以“野人”的身份自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同时流露出归隐江湖、享受渔人生活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寄托了其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