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深窗独梦君,十年多难愧离群。
愁看青浦无来雁,吟对沧波见夕曛。
枫树几回秋外落,竹枝谁忍夜中闻。
相思况是残春雨,目尽遥天漠漠云。
红烛深窗独梦君,十年多难愧离群。
愁看青浦无来雁,吟对沧波见夕曛。
枫树几回秋外落,竹枝谁忍夜中闻。
相思况是残春雨,目尽遥天漠漠云。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暮春寄曾伯刚》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深宵红烛下怀想远方友人曾伯刚的场景。"红烛深窗独梦君"一句,以红烛照映孤独的窗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十年多难愧离群"则表达了诗人与曾伯刚分别多年,历经世事艰难,感到离群索居的愧疚。
接下来的诗句"愁看青浦无来雁,吟对沧波见夕曛"通过"无来雁"和"沧波夕曛"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音信全无的忧虑,以及面对江水夕阳时的哀愁。"枫树几回秋外落,竹枝谁忍夜中闻"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枫叶的凋零和竹枝的夜鸣都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最后,"相思况是残春雨,目尽遥天漠漠云"以春雨和远方的云天作结,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曾伯刚的绵绵相思,以及在残春时节,望着无尽的天空,心中满是迷茫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养疏慵梦惊俗态,浮云富贵虚矫。
高提宝剑霜姿冷,蛮触是非齐剿。
猿马夭。
世务起、心头绊迷相萦扰。
冰襟洞晓。
乐净境行藏,善芽茂养,饮水识多少。
真氤氲,定海心珠**。
凛然云外寂悄。
离尘瑞孕丹基造,丽**神光,晶真了了。
破千古昏衢,放彻禅天皎。
魂飞杳杳。
瓷盘礴清微,游?
法界,出露仪表。
智不如愚,辩何如讷,大巧又何如拙。
螳黠蝉痴,鹤长凫短,总是一番消歇。
逝者如斯,挠之不浊,止水本来明澈。
君试看、云散天开,现出自家秋月。
谁种得、白云黄芽,交梨火枣,不怕北风吹裂。
头上簪花,手中拍板,稽首金银宫阙。
见说麻姑,高骑鹤背,载酒过门相谒。
便呼童、拗折松枝,扫取一庭残雪。
□□桃华,又一□、元都春色。
彷佛记、主家阴洞,不多尘迹。
竹里棋枰憎鸟污,人间鹤语无人识。
□古风、迟暮却相逢,庞眉客。
沟水涨,云弃斥。
环堵隘,花狼籍。
似石鱼湖小,酒船宽窄。
庭下已生书带草,傍人错认扬雄宅。
问青天、明月落谁家,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