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幕遮.灯下听剪刀声》
《苏幕遮.灯下听剪刀声》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苏幕遮

紫纹绫,红锦缎。裁向灯前,响杂黄金钏。

应恐鸳鸯分背面。钿尺频移,停处商量遍。

晃还移,人未倦。叠股并刀,运处分明见。

万缕愁肠萦莫遣。欲断仍连,试倩萧娘剪。

(0)
鉴赏

这首《苏幕遮·灯下听剪刀声》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富有情感的画面。诗中通过“紫纹绫”、“红锦缎”等华美的布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在“灯前”这一特定场景下,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响杂黄金钏”的声音,仿佛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外化,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真实。

“应恐鸳鸯分背面”,一句巧妙地运用了“鸳鸯”这一意象,象征着爱情中的亲密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分离或不完整的可能,引人深思。接下来,“钿尺频移,停处商量遍”则进一步展现了人物在情感上的细腻与挣扎,通过“钿尺”这一工具的频繁移动和反复斟酌,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犹豫与思考过程。

“晃还移,人未倦”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物的专注,即使是在“叠股并刀,运处分明见”的忙碌中,也未能让主人公感到疲倦,反而更加投入。最后,“万缕愁肠萦莫遣。欲断仍连,试倩萧娘剪”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情感的不舍,又有寻求解脱的愿望,最终似乎寄希望于他人(“萧娘”)的帮助,但又难以彻底割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爱情、生活以及自我情感处理的深刻思考。董以宁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日常生活中的一幕幕转化为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艺术作品,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寄陈文举四首·其四

当年我欲医君癖,今日君应笑我狂。

一曲云林天定许,野猿山鸟未能忘。

(0)

澄林客居二首寄良佐沈复东·其二

高人戴安道,词客沈休文。

共喜成三友,何劳比五君。

园荒葵自种,水近竹宜分。

钟鼎非吾事,山中看白云。

(0)

送兴福寺镇静庵

西山楼阁涌波涛,西国高僧见白毫。

贝叶有文留藏室,天花无迹上方袍。

毒龙在钵秋云湿,驯虎当门夜月高。

听法他年陪相国,定因元亮置松醪。

(0)

灵鹫观灯

天乐风传应壑雷,鹫峰春色似蓬莱。

一天象纬迎秋转,千月龙宫彻夜开。

西国胡僧依树坐,上方玉女散花来。

夜深借榻山房宿,更欲题诗到上台。

(0)

精卫愤

乍登太行,莫涉沧海水。

天吴九首马一角,白浪崩山飓风起。

精卫万古长衔冤,无人为汝笺天门。

孝子亦何辜,死挂扶幸垠。

愿衔西山石,朝飞暮飞折两翼。

西山石尽海不极,月黑珠宫閟魂魄。

魂魄不归思可已,乍登太行,莫涉沧海水。

(0)

分题送友得忠孝庙

丈夫死殉国,于道讵非宜。

烈烈卞侍中,忍顾王室危。

枭獍敢为逆,我师焉可支。

跃马婴其锋,以肉充虎饥。

苦战既不旋,有子亦从之。

精忠贯日月,未惭马革尸。

至今石头下,尚使行人悲。

郁郁冶城山,秋风吹古祠。

送客远相过,慷慨伤我怀。

当时诸老臣,清谈竟何为。

酌酒酹英魂,忠孝以为规。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