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求仁者,信道不蕲获。
颜生何所乐,宁蹈饥寒厄。
能知四勿功,六根本非贼。
古之求仁者,信道不蕲获。
颜生何所乐,宁蹈饥寒厄。
能知四勿功,六根本非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续和李参政湖上杂咏(其四)》中的一节。它赞扬了古代追求仁德的人,他们深信道德之道,并非为了获取世俗的回报。诗人提到颜回,以他的例子来说明真正的快乐在于坚守仁义,即使面临饥饿寒冷的困境也在所不惜。接着,诗人强调了“四勿”(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儒家伦理原则以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清净的重要性,认为这些都是道德修行的关键,而非邪恶的源头。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崇尚和对道德实践的坚定信念。
红香吹尽绿阴垂,恰似当年锡宴时。
今日玉津楼下过,午声依旧啭黄鹂。
前引苍龙驾,人间春欲光。
遽先鸿灭影,应误蝶寻香。
何事雪霜际,不随松桧长。
无言倚晴日,酌水与君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