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济明不预虎丘之游作此寄之》
《济明不预虎丘之游作此寄之》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虎据千年一故丘,尔来形胜绝南州。

池清不碍龙收影,台迥犹疑石点头。

白日青天秋更好,幅巾藜杖晓同游。

遥知正拥双旌坐,直上云峰一凭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韵味,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虎据千年一故丘”,以“虎”象征虎丘山的历史威严与雄浑气势,千年岁月在此留下痕迹,赋予了山丘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接着,“尔来形胜绝南州”一句,强调虎丘山的地理位置独特,其壮丽的景象在南方地区无出其右,凸显了其不可替代的地理优势。

“池清不碍龙收影,台迥犹疑石点头”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池水清澈见底,仿佛连龙的倒影都能清晰可见;高耸的台阁似乎在与石头对话,暗示着这里曾有过的历史故事与人物活动。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之美,也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白日青天秋更好,幅巾藜杖晓同游”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在秋日清晨一同漫步于山间的情景,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跃然纸上。白日青天之下,秋色更显宜人,与友人携手同行,享受自然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遥知正拥双旌坐,直上云峰一凭楼”两句,想象友人此刻正坐在高处,拥着双旌(古代仪仗的一部分),直视云峰之上,凭栏远眺,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关心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与高远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虎丘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境遇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巴西甘大夫年谱小像十首·其一

蜀都方著赋,汉阙正求才。

借问题桥去,何当拥传回。

(0)

送郭生游金陵二首·其一

瀫水兰阴不耐游,飞帆遥入帝王州。

石头城上花如绮,为觅长庚旧酒楼。

(0)

喻邦相即署中建楼题曰信美索诗为赋四绝·其一

胡床明月坐高秋,碧瓦朱甍大海头。

十二危阑宾从满,一时传作庾公楼。

(0)

河梁话旧十绝句送左辖吴公之山西·其八

高轩惠然来,光照寒士寓。

笑揖大将军,争誇汲长孺。

(0)

右山茶·其一梅

飘然姑射仙,亭亭出林薮。

宛似薛家娘,霜天濯素手。

(0)

题画·其二

赤云遍长空,何处清凉国。

遥望五台山,中天挂金碧。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