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润枯焦,扫尽流金暑。
薰风殿阁凉,诸佛出身处。
堪笑勤川无义语,引得花木瓜,变成烂苦瓠。
走遍衡梅卖与谁,一十三人声怨鼓。
一雨润枯焦,扫尽流金暑。
薰风殿阁凉,诸佛出身处。
堪笑勤川无义语,引得花木瓜,变成烂苦瓠。
走遍衡梅卖与谁,一十三人声怨鼓。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清凉的景象和对世间现象的讽刺。首句“一雨润枯焦”,形象地写出雨水滋润大地,缓解了干旱的状况,使万物恢复生机。接着,“扫尽流金暑”进一步强调雨后的凉爽,将炎热的夏季比作流淌的黄金被洗净。
诗人以“薰风殿阁凉,诸佛出身处”暗示清凉的风带来了宁静与超脱,仿佛连佛祖也在此时显现,寓含禅意。然而,接下来笔锋一转,批评“勤川无义语”,暗指世人的言辞虚伪,如同“花木瓜”被误用,最终变得毫无价值,比喻为“烂苦瓠”。
最后两句“走遍衡梅卖与谁,一十三人声怨鼓”,诗人感慨这些无用之物即使再珍贵,也无法找到真正的买主,只能引发人们的抱怨。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诗,借自然景象和物象,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虚伪和无意义,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无奈和哀怨。
湖上仙山有林屋,两峰青浸湖波绿。
居人绕舍多田园,尽栽橘柚无他木。
于中吴君季子后,逍遥野服迂襟袖。
养高自号木奴主,深处数椽劳结构。
乱叶繁枝影交错,黄柑子熟霜初落。
藏脩自得巴邛趣,适意不减商山乐。
我思斯人谁与拟,托迹应同古君子。
洞庭春色醉陶然,幽鸟一声呼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