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岁阴霖胜,忧勤亿兆难。
析津通鹊渚,形势接桑乾。
物理常求治,朝堂亦自安。
运堤久未整,岸堰最宜完。
夹道黎民悦,沿河老幼欢。
云容随豹尾,暑气拥仙銮。
九酝贤人酒,三浆龙凤团。
匡床搜典诰,流水奏幽兰。
棹响逼前驾,渔歌进小滩。
去回四百里,舟次五云端。
旧岁阴霖胜,忧勤亿兆难。
析津通鹊渚,形势接桑乾。
物理常求治,朝堂亦自安。
运堤久未整,岸堰最宜完。
夹道黎民悦,沿河老幼欢。
云容随豹尾,暑气拥仙銮。
九酝贤人酒,三浆龙凤团。
匡床搜典诰,流水奏幽兰。
棹响逼前驾,渔歌进小滩。
去回四百里,舟次五云端。
这首诗是清代皇帝玄烨所作,主题为亲阅运河堤。诗中描绘了作者巡视运河堤防时所见的景象与感受。
首句“旧岁阴霖胜”,点明了去年雨水丰沛,暗示了今年堤防的重要性。接着“忧勤亿兆难”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担忧和对国家治理的勤勉之心。以下几句“析津通鹊渚,形势接桑乾”描绘了运河堤防的地理位置,以及其在国家水系中的重要性。“物理常求治,朝堂亦自安”则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视和对民众福祉的关切。
“运堤久未整,岸堰最宜完”表达了对堤防维护的迫切需求,“夹道黎民悦,沿河老幼欢”描绘了堤防修缮后给百姓带来的喜悦与欢愉。“云容随豹尾,暑气拥仙銮”运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巡视时的壮观景象。“九酝贤人酒,三浆龙凤团”则通过美酒佳肴的描写,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尊重与敬仰。
最后,“匡床搜典诰,流水奏幽兰”表现了作者在巡视途中对古代文献的思考与感悟,“棹响逼前驾,渔歌进小滩”描绘了船只行进时的声响与渔民的歌声,充满了生活气息。“去回四百里,舟次五云端”则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巡视行程的遥远与壮阔。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水利设施的关注与爱护,也体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几年宿卫向周庐,频贡文章白玉除。
才换月卿归少列,又来天禄校中书。
东吴世胄王孙贵,北第门阑太仆居。
春草题诗欺谢客,上林奏赋慕相如。
石渠讲论应重席,翠辇巡游且奉车。
禁籞风光暮春月,彯缨看是缀严徐。
提壶劝我饮,杜鹃劝我归。
不如布谷子,劝我勤耘耔。
我少贫且贱,不但无置锥。
笔耒垦纸田,黑水导墨池。
借令字堪煮,识字亦几希。
啼饥如不闻,饥惯自不啼。
骏奔三十年,辛勤竟何为。
发从道涂白,面为风雪黧。
夜来白沙滩,老命轻如丝。
洪涛舞一叶,呼天叫神祇。
生全乃偶然,人力初何施。
晓闻布谷声,如在故山时。
坐令万感集,初悟半世非。
一险靡不悔,数悔庸何追。
有田不归耕,布谷真吾师。
小楼秋夜月明底,仰不见天惟见水。
岸巾独立四无人,白月青天伴杨子。
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
月轮半仄吾未睡,楼角风生凉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