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贤一语可书绅,妙选由来属世臣。
千里方能辨驽骥,四灵安可后龟麟。
共看再造恢王业,肯使中原杂战尘。
闻有皇都近消息,眉间喜气已津津。
得贤一语可书绅,妙选由来属世臣。
千里方能辨驽骥,四灵安可后龟麟。
共看再造恢王业,肯使中原杂战尘。
闻有皇都近消息,眉间喜气已津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景衡所作的《再用前韵(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贤才选拔与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
首句“得贤一语可书绅”,以“得贤”为题,强调了发现并重用贤才的重要性,如同在衣带上书写尊贵的话语,寓意深远。接着,“妙选由来属世臣”进一步阐述了选拔人才应由德高望重的世臣负责,体现了对贤能人士的尊重和重视。
“千里方能辨驽骥,四灵安可后龟麟”两句,通过对比千里马与驽马、龟与麟,形象地说明了在广阔天地中识别真伪、优劣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喻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辨别人才的难度与必要性。
“共看再造恢王业,肯使中原杂战尘”则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复兴的期待,希望贤才能够共同推动国家繁荣昌盛,避免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
最后,“闻有皇都近消息,眉间喜气已津津”两句,以听到皇都近处的消息为契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期待,预示着国家即将迎来新的希望与生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贤才选拔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进步与国家繁荣的热切期盼,以及对贤能之士的崇高敬意。
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
谁信鬓上丝,茎茎出蚕腹。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
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
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
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
蚕蛾为蝶飞,伪叶空满枝。
冤梭与恨机,一见一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