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剪西窗春雨急,尽著潇潇,不管人离别。
红泪一丝粘袖湿,袖痕都做桃花色。
谁向楼头吹玉笛,一曲阳关,催送天涯客。
满目关山春草碧,明朝何处寻行迹。
竹剪西窗春雨急,尽著潇潇,不管人离别。
红泪一丝粘袖湿,袖痕都做桃花色。
谁向楼头吹玉笛,一曲阳关,催送天涯客。
满目关山春草碧,明朝何处寻行迹。
这首《蝶恋花·送别》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迷茫。开篇“竹剪西窗春雨急”,以春雨急骤、竹影摇曳的景象渲染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接着“尽著潇潇,不管人离别”一句,将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的有情形成对比,凸显了离别的痛苦。
“红泪一丝粘袖湿,袖痕都做桃花色。”诗人巧妙地将女子的眼泪比作红丝,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泪水的鲜艳,也暗示了情感的浓烈。泪水在衣袖上留下痕迹,最终染成了桃花的颜色,既美丽又哀伤,象征着离别后情感的持久与深刻。
“谁向楼头吹玉笛,一曲阳关,催送天涯客。”笛声悠扬,是古代送别时常用的音乐,《阳关三叠》更是表达了对远行者的不舍和祝福。笛声仿佛催促着远方的旅人踏上征程,充满了离别的无奈与深情。
最后,“满目关山春草碧,明朝何处寻行迹。”离别后的景色依旧美好,但主人公却无法预知未来,只能在心中留下对远方行人的思念与牵挂。这句诗以景结情,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离人深深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离人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灵鱼自何年,波底猝飞出。
龙门不得上,矫首作山立。
化龙虽未成,终胜枯鱼泣。
至今石缝髓,常带残沫湿。
其腹空能容,中有洞六七。
平生抱奇好,特为留一日。
招携两长官,车马亭前集。
幽岩户不扃,左右随客入。
突兀挺孤砫,诡异罗四壁。
仰骇崩朵云,离地才数尺。
摩顶防欲压,势甚危岌岌。
缨络纷下垂,纯是钟乳汁。
天女霞裁帔,罗汉风飘笠。
貌固难尽传,目亦无暇给。
岂知涉犹浅,愈转境愈密。
窈深曲而达,白昼黑于漆。
秉烛为我导,所到必穷历。
雪窦放光明,变幻相千亿。
神物互屈蟠,恶兽相搏击。
森然欲攫人,对此毛发慄。
睨视忽猛省,谬想潜起蛰。
安得驱雷霆,更挟风雨力。
奋鬣山动摇,一夜头角戢。
阴崖徙空潭,惊舞赤鲩赤。
骑之蹑云汉,万里江倒吸。
《柳州偕曹介藩太守金辅臣司马游立鱼峰遍探岩洞诸胜遂题》【清·蔡希邠】灵鱼自何年,波底猝飞出。龙门不得上,矫首作山立。化龙虽未成,终胜枯鱼泣。至今石缝髓,常带残沫湿。其腹空能容,中有洞六七。平生抱奇好,特为留一日。招携两长官,车马亭前集。幽岩户不扃,左右随客入。突兀挺孤砫,诡异罗四壁。仰骇崩朵云,离地才数尺。摩顶防欲压,势甚危岌岌。缨络纷下垂,纯是钟乳汁。天女霞裁帔,罗汉风飘笠。貌固难尽传,目亦无暇给。岂知涉犹浅,愈转境愈密。窈深曲而达,白昼黑于漆。秉烛为我导,所到必穷历。雪窦放光明,变幻相千亿。神物互屈蟠,恶兽相搏击。森然欲攫人,对此毛发慄。睨视忽猛省,谬想潜起蛰。安得驱雷霆,更挟风雨力。奋鬣山动摇,一夜头角戢。阴崖徙空潭,惊舞赤鲩赤。骑之蹑云汉,万里江倒吸。
https://shici.929r.com/shici/Bw1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