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
沈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
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
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
故人契嵩颖,高义炳丹雘。
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
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
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
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提携访神仙,从此鍊金药。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
沈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
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
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
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
故人契嵩颖,高义炳丹雘。
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
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
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
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
提携访神仙,从此鍊金药。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题目为《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向往与赞美的诗句。
"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 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超然物外、不染尘俗的境界,"沈怀丹丘志,冲赏归寂寞" 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
"朅来游闽荒,扪涉穷禹凿" 描述诗人游历幽深山谷,探寻自然之美;"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 则是对大自然的进一步探索和攀登。
"凭雷蹑天窗,弄影憩霞阁" 这两句充满了神话色彩,表现出诗人与自然合一、超凡脱俗的境界;"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 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喜悦和赞叹。
"三山旷幽期,四岳聊所托" 表达了对高洁山峰的向往,这里的“三山”“四岳”可能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山;"故人契嵩颖,高义炳丹雘" 则是在赞美隐逸生活中人的品格和境界。
"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 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选择和坚持;"自矜林湍好,不羡朝市乐" 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自豪和满足,没有羡慕红尘中的快乐。
"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 这里“真意”可能指的是与大自然相通的真实感受;"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 是对友人隐逸生活的一种呼应和共鸣。
最后两句"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鍊金药" 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希望与家人一同进入一个仙境般的世界,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和永恒追求的向往。
小舟横楫,看云峰高拥,千重苍碧。
白帝城中冠盖换,田野犹谈玄德。
三顾频烦,两朝开济,何处寻遗迹。
江堆石阵,至今神拥沙碛。
追忆当年诸葛,幅巾高卧,抱图王奇策。
见说庙今尚在,中有参天松柏。
据蜀英豪,吞吴遗恨,俯仰成今昔。
空令豪俊,浩歌挥涕横臆。
断桥隔胜践,脱屦欣小揭。
瘴花已繁红,官柳犹疏细。
斜川二三子,悼叹吾年逝。
凄凉罗浮馆,风壁颓雨砌。
黄冠常苦饥,迎客羞破袂。
仙山在何许,归鹤时堕毳。
崎岖拾松黄,欲救齿发弊。
坐令禅客笑,一梦等千岁。
栖禅晚置酒,蛮果粲蕉荔。
齐厨釜无羹,野饷篮有蕙。
嬉游趁时节,俯仰了此世。
犹当洗业障,更作临水禊。
寄书阳羡儿,并语长头弟。
门户各努力,先期毕租税。